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40382.html
我尝试找答案,而答案很简单,简单的很遗憾
2018到了,80后中最小的一群人,也即将开始步入人生的第30个年头。
庸碌半生、垂垂老去的80后?
不,是站在刀峰之巅的80后。
——引
上个月,卡卡退役。
一位80后球迷(吴老二)说:
卡卡离开了,对于很多人而言,只是朋友圈的一张图、一段文字。
用以撩人点赞的手段。
但对于我来说,
卡卡在巴西圣保罗出道,加盟AC米兰后,开启了他个人职业生涯的辉煌进程。
从他2001年亮相,到2017年功成身退。
我们见证了他的职业成长轨迹,他也陪我们共同度过了年少追梦的整整17年。
现在卡卡退役,也是我们的青春退役。
就像初恋一样,一去不复返。
却在永远在那些年头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影子。
他不是谈资,而是成长。
什么是成长?
成长是一个很痛的词。
它不一定会得到什么,但一定会失去。
一月,寒风吹的我想锤人。
顶着料峭,勒紧围巾,看着太古里的美女裸着大腿招摇过市。
我站在美女中间瑟瑟发抖,像个异类。
最后是吴老二来把我拎走了。
他今天又要去踢球。
八人制蹴鞠,去了11个人。
一众兄弟,有公司老板,有基础销售;有离过婚的,也有至今未娶的。
在这些个顶着妖风在草地上洒汗的男人里,吴老二最小,过年满30岁。
“大概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不能在一起的人。”
中场休息,吴老二气喘吁吁的坐下,一边擦脖子一边说:
“舍不得放手,坚持又太累。”
我在21岁的时候,认识了她。
那时候她18,青涩,还有点年少娟狂。
我性格比较温和,她的嚣张跋扈刚好戳中我。
那时候她很依赖人,听话的像只小猫。
我出差,她抱着我哭,舍不得我走,说一个人害怕。
我生日,她早早定了蛋糕备好礼物,给我惊喜。
礼物是一双球鞋。
我踢球,再冷的天她也会在这里等我,那时候她说,我踢球的时候最帅。
晚上睡觉,要把头埋在我脖子里才能睡得踏实。胳膊麻了,我悄悄收回去,她半夜都会醒。
只是后来,她慢慢长大了,开始工作,接触了更多的人更宽广的天空。
她想要飞得更远。
而我年纪大了,反而越来越想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就像这段时间《前任3》电影里的孟云和林佳。
只不过我们角色互换了,她是孟云,我是林佳。
我曾经以为能和她结婚,有一个孩子,养一只小狗。
就这样安稳快乐的度过一生。
只是8年的感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固。
到后来,我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几乎是“零交流”了。
很多人不理解,睡在一张床上,怎么会“零交流”。
事实上,我们的情感观念早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再也聊不到一起,就是这样简单。
她认为要有好的物质条件,才能结婚,然后没日没夜努力工作。
而我觉得我们的条件不算太差,有爱和陪伴,活在当下,就足够了。
我们都不再过生日了。
睡觉也变成了我从背后抱着她。
两个人工作地点距离太远,她又常常加班。
我们两周才能见一次。
我想聊聊天,想知道她这一周怎么过的。
但她回家之后已经累到不愿意再多说话。
甚至我想要她的时候,她都没有力气互动。
吴老二说着说着就沉默了,点了支烟深深吸了一大口。
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沉重。
很多人都会这样。
看起来只是比平时安静了一点,其实内心早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
正如白岩松所说:
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面对吴老二的沉默,我觉得这次采访的意义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谁不曾年少轻狂呢?
我曾经可以把一切情感都说得头头是道。
那是我当时从未体验过真正的爱情、亲情和事业。
只有当一个人真实体验过“失去”时,才会理解这一切带来的价值。
当切切实实地“失去”过,这份沉重就会让人变的成熟。
不再轻易点评他人的人生。
《前任3》里有段对话,说的是女人在面对分手时,会经历两个阶段“坍塌--重生”。
而男人则是“放生--回味”。
吴老二突然笑道:
我现在大概就是在“回味”吧。
说实话,在最后的一年里,我们都很累。
我是个看重结果的人,没有结果,一切都是空的。
说什么前任让人成长,其实都是瞎折腾。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非她不可。
她渴望的天空,我渴望的家,换一个人都能给到。
一直羁绊着两个人的,不过是一句习惯。
期间的纠缠,不是在等对方先低头,是在等对方先放下。
分手之后她有了更合适的人,现在我也有了能陪我走过后半生的人。
事实证明没有谁真的离不开谁。
下个月我就满30了,唯一的遗憾,可能是我们俩都在这段感情里牵绊了太久太久。
我们之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被克服,唯独面对追求,我们都无力妥协。
一个给不了,一个等不到。
感情这种东西,不是只有爱,就能够的。
“你还挂念你的前任吗?”
“怎么说呢,挂念,太花心了;不挂念,又太薄情。”
“其实我觉得她就好比我走路撞到树上了,很疼。”
“但这棵树也破了皮落了叶,也会疼吧。它站在那里,本身没有做错什么。”
“以后走路我也本能地会绕着这颗树走,时间长了,也就不记得撞得有多痛了。”
“只不过,这个大树永远都在。”
聊天有点沉重,但人的成长远不止是关于“感情”的话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格局”。
人生好比一辆车,恋人是乘客,是风景。
格局,则是开车的人。
这辆车最终能开到那里,就在于开车的这个人,具有怎样的格局。
心理学培训时,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
画一条时间线,从生到死。
把你过去人生中重大的事情都列在这条线段上。
这样你就有机会在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候,鸟瞰自己的前半生。
“这是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观看自己生命的格局。”
“当你列出来后,你会发现,情感的危机,事业的成败,身体的疾病,都是在提醒你:是时候停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何生活的如此狭窄和局限。”
见过很多人在分手后,把前任说的一无是处,猪狗不如。
也见过很多人对着前任念念不忘,了无回响。
能像吴老二这样,平淡叙述的曾经的,很少很少。
能“直面”自己曾经伤痛的人,很少很少。
在我看来,这就是“格局”的一种体现。
人生的格局,确实需要经过这样反复淬火,反复试炼。
走过“三无”的隧道,才能进入更广阔的时间维度。
当走过之后,看见的第一束光,豁然开朗:
提升幸福的品质,唯一方法就是“直面”。
在这个球场上挥汗的人都一样。
年轻时追过卡卡,追过大罗小罗,会因为国足的不争气愤怒,也会顶着第二天早高峰坚持熬夜看球赛。
每周都约起来踢球,不认识的,踢过两次,就熟了。
不太会踢的,不敢拿球,踢几个月,就敢射门了。
凡是脚痒的时候,就会在群里吆喝。
联想自己,其实也一样。
想要减肥,就去锻炼;想要恋爱,就去学把妹、找对象;想要周游世界,就去赚钱。
任何一次改变,都必须要经历足够强度的训练。
重点就在于,即刻开始去“做”。
要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看到这次改变,对自己人生的意义。
就如一年前,刚失恋的吴老二,两三个月里,抽烟酗酒,如同烂泥。
那时候他重复最多的话是:
“我忘不了。我办不到。”
缓解疼痛,需要一个过程,那个颓败的过程,就是“放生”。
缓过气了,吴老二自己也说:
“所谓的办不到,只是在给混混度日的自己开脱。”
改变需要时间,不改变时间也不会让你停止衰老。
“看完《前任3》,电影散场。
左边坐着个小女孩,估计没看懂什么,没有哭也没有笑。后面那排的女孩妆都哭花了,刹不住车,可能是经历过什么吧。”
“我就不一样了,第一次发现从电影院走回家可以抽14根烟。”
“我没有想要联系她,也没有崩盘。
最终的感觉是,释怀。”
就如同紫霞离开了至尊宝,至尊宝才能真正成长为孙悟空。
“我现在有更多要做的事情,也有需要照顾的人,原地踏步算个什么事?”
说着,他还真给现在的爱人打了个报时电话,我在寒风中吃了一嘴狗粮。
“以前我很担心,30岁就老了,家里就我一个独子,但我没有满足他们的期望。焦虑、徘徊、挣扎。”
“现在来看,我算不上事业有成,但也不是庸碌无为。
虽然失去了那段人生宝贵的8年,但是我学会了如何更好的经营感情。”
“决定一个人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从吴老二的举止里,我发现:
在成人的世界里,重要的并不仅仅是智力、能力,面对事业不是看谁的加班时间更长,谁跟上司关系更好,或者谁能未卜先知等等。
而是两个字:体面。
面对感情、事业、人生,作为一个80后,他向我展现了他的平常心。
包括所有奔跑在球场上、职场上的所有80后。
我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到疲态,没有看到2017年被夸夸其谈的“丧文化”。
当然,在他们身上,也不是90后的斗志昂扬,而是一种有所经历有所沉淀后的——坦荡和体面。
犹如一个人斩越了荆棘漫漫,走到了山锋之巅,回看来路时的微笑。
淡定和坦然。
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人生的路还很长。
30岁,仅仅只是一辈子的三分之一,生活刚刚开始起航。
你的能力可以决定你最终能得到什么;
而你的格局,则会决定你最终可以走到哪里。
格局见结局。
▽ 末 ▽ 希望这篇已经完全变形的采访,能为正处于困扰的你,带来一丝慰藉。 路还很长,好的风景还很多,可以慢慢去享受它。
(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 合作丨QQ1400668364 勾搭主编丨13438519405(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