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分手叫做“我们性格不合适”

未分类评论68

点击上方关注,为你制定专属挽回方案

有一种分手叫做“我们性格不合适”-图片1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158116.html

下午翻看过去咨询的案例中间,我突然注意到用“性格不合适”作为分手理由的人占据了大多数。我也发现在现实中很多恋人分手最喜欢搬出来的东西也是“性格不合适”。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我受不了你做事肉兮兮的样子,你能不能男人一回”

“她太粘着我了,而我自己是一个很独立的人,总觉得她在拖累我”

“我比较适合一个人呆着,不喜欢和你那些朋友相处”

问题来了:你们真的是性格不合适么?还是对对方根本就不了解?

又或者说,当你说到“我们性格不合适”的时候,你想过自己的性格是怎么来的?

有一种分手叫做“我们性格不合适”-图片2

01.

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经常会通过一个人片面的或者不经意的一件事上给对方给出一个判断,并且把这个作为我们判断对方性格的一种出发点,当然这样“先入为主”的想法也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误导。我们也会发现,很多人的性格其实不只是有一种,同时也会具备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只是每个部分占据的成分多寡不同而已。

而经常我们很容易把分手原因或者相处不愉快的原因归纳到“性格不合适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能感觉到一种无力感。毕竟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们都知道短期之内很难改善。

所以你是误读了,还是想错了呢?

解决因为“性格不合适”产生的情感冲突你就要真正知道:两个不同的人性格是因为发生了什么原因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有一种分手叫做“我们性格不合适”-图片3

02.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还是建议各位让一切回到一个问题的起点:我们自己本身在家庭内部的顺序,以及整个家庭环境内部去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个人性格如何,离不开两个因素:

我们自己本身在这个家庭里面的位置,也就是出生顺序。也许你是家里的老大,也许你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也许你是家里不上不下的,又或者说你是独生子。

另一个因素就是整个家庭内部的结构:开放的和封闭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前几年很流行的几个观点:

“谈恋爱不要找独生子女”

“谈恋爱不要找妈宝男”

“宁愿给别人当女儿也别给人当妈”

“不要找扶弟魔”

种种评价背后不难发现并不是这一类人,而是这一类人本身带有的性格特质到底如何在影响两个人的亲密关系,包括自己的人际关系。

有一种分手叫做“我们性格不合适”-图片4

03.

出生顺序如何影响我们的性格: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往往听到这样的话,这些话是父母告诉我们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我们希望你变成xx样子,长大了要xx。这些话背后往往是带有期待的,除了期待之外,当我们是独生子,或者哥哥,弟弟的角色的时候,因为要涉及到“如何获得父母的爱”上也会学到不同的策略和应对姿态。这些应对策略也会影响我们的性格

A:家里唯一的孩子【独生子】

可以说是家里唯一的注意力来源,可以尽情享受到父母各种的关爱。在这样的角色下,我们很容易学到一种比较自恋的想法:我是最好的,我也是最棒的,整个世界是围着我转的。同时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到最多的就是父母的期待,甚至是期待背后的焦虑。

这样的想法被带入到一段关系内部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再次重复这样的性格规律和表现方式: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恋,喜欢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力喜欢做一些很出格的事情。

B:家里老大

对于一对夫妻而言,老大代表着整个家庭的期望和未来,自然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父母的信任,责任心,更能很好的照顾到弟弟妹妹。如此一来性格上往往偏向喜欢说自己的想法,喜欢掌握主动权,喜欢操控,喜欢支配。

例如《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

C:次子

一般当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会面临一个情况:我要如何赢得父母的爱,并且尽量做到和老大一样优秀。尽管父母会给这第二个孩子给予关注,但是他自己还是会想“超过老大”这回事,所以一般家里的第二个孩子或者老二更具有竞争心,或者上进心。

D:出生在中间的孩子

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面临着老大和老二的压力,当然还有家里的老小,自己卡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两个比自己大的兄长或者兄妹,自己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前面有两个,后面还有一个“父母的爱”的竞争者。处在这个位置的大多数人。要么会变得很自恋,因为有两个大的照顾着自己,要么很自卑:有多个竞争者在竞争自己的父母。

我们因为在家庭结构中间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内心一直在想办法获得父母的爱,加上面对父母的期待不一样,我们会学到很多不同的性格表现以及应对方式。也就形成了一些人喜欢争,有一些人比较喜欢享受,有一些人性格内敛。

有一种分手叫做“我们性格不合适”-图片5

04.

整个家庭组织也会引起我们性格上的不一样。

我们会发现有些家庭很严密,等级森严,独断专行。

而有的家庭表现的更自由,或者开放。

要么是失序的一种自由

要么是完全漠视。

在开放自由的父母面前,我们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同样的也会感受到更多的高自尊,和比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毕竟大多数时候你能感觉到“你”。

相反对于一些独断专行的人而言,父母的意见往往是最权威的,毕竟我们感受到最多的是命令一般的沟通方式。久而久之,性格上就比较喜欢讨好别人。当一旦出现情感危机,这一部分人很容易去讨好对方甚至以对方的观念和意见作为出发点。要么就是恐惧更多的人际关系,常常感受到一些排挤的时候自己就会心生恐惧和自卑:觉得自己这里也不行,那里也不好。

同样失序的,或者完全漠视的也会形成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表现。无论是哪一种,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大家都在寻找一种东西:我自己的存在,以及我需要的爱。

当你能理解这层的时候,你在倒回去好好想想:我真的了解我自己的性格么?我真的了解我自己对象的性格么?在我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形成了今天这个结果。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想到并且做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接纳。我认为分手这件事也不会存在,当然你在挽回的时候也会减少很多阻力。

有一种分手叫做“我们性格不合适”-图片6

05.

以上整个分析过程我称之为“框架重建”只有当这个框架开始重建的时候也代表你个人的修复刚刚上路。你也会发现,性格没有好的和坏的一说,只能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为了防止自己被伤害,亮出了那一层铠甲或者獠牙而已。同时在这个过程你也会发现:如果我们可以把自己性格特质里面的很多方面挑出来,有一些会帮到你建立好的亲密关系:

一个人看起来很强势,但是你也会发现ta做事很井井有条,做事喜欢精细关系。

一个人看起来很内向,但是你也会发现ta的内心很精彩很有创造力

一个人看起来很温柔,同时你也会发现他也会优柔寡断。

你们的关系之所以会出现“性格不合适”分手,只能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双方为了保护自己,把伤害人的那一面特质拿出来给了对方,这才是你们分手的核心原因。

写在最后,分析下来我们会发现自己或者对方性格上的种种表现,离不开我们所处的原生家庭状况,但是我应该看到,父母有些时候并不是有意而为之,只能说在不同的父母眼里,“给予爱”的方式不同罢了,接受的信息程度不同,接受的知识层面不一样,何况他们也是随着他们的父母学到的如何爱自己的孩子,自然他们会拿出来不同的方式来影响我们,同样的我们周围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周围的社交圈,同样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我们的性格构成。

所以我邀请你再次回到曾经你和你恋人相处的模式当中,当你学着从一个人的背景去了解对方为什么变成如此,你自然也会明白对方是如何表达爱,如何索取爱的。你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和你在一起的时候ta要那样对待你,而你为什么要那样对待ta。

有一种分手叫做“我们性格不合适”-图片7

我是大白,与你相伴,与爱同行

by:12.15

有一种分手叫做“我们性格不合适”-图片8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