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理学基础的人都知道,我们通常会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构建了自我性格,自私的、贪婪的、和蔼可亲的、勇敢的、喜欢热闹的...
这个小小的世界里,依托于现实世界而构建,像是你曾经走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所以你画了一张地图,你未来的所有的行动都比照着这张地图走。因此,一个核心问题来了,你不太乐意更新这张地图,毕竟擦了重写挺累的。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10768.html
说个跨度周期大的,以20年为度吧,先说个你立刻就能熟悉的地方——学校。在你脑海里想到的肯定是育人,学知识的地方。
20年前,大多数学校果真都是如此,20年后的现在呢?
学校林立,多半都是收费机构,说是机构都是好听的了,因为燃心的朋友就是开此类学校的,租两层小楼,有的干脆只是一个门面,招几个老师,在家长学费和老师的费用之间吃个提成,完事。
这里先事声明,不是为了诋毁教育机构,而是说这个系统存在一个很大缺漏,因为学校通常会以口碑为先,名誉是监察学校品质的一个部分,但是教育机构则不需要,绝大多数机构通常运行不了几年,在行业里仍然属于赚快钱的行业。
所以一些大品牌要好的多,因为他们都要背负口碑的制约。目前这个行业通常是两极分化,大品牌口碑特别好,服务也不错,小品牌越做越烂,这是我开机构的朋友告诉我的,讯息上可能不那么准确,毕竟只是采访了一个人的讯息。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点话题绕远了的感觉,现在再给它绕回来,你想去提高你大脑里的知识库,所以你去某机构去学习,多数教育机构教育能力其实很差,只是在你脑海里,挂着学校旗号的机构都是如某某自己母校般的地方。事实是,人家可能只是为了赚你一波快钱,老师也是临时拼凑起来的。
问题来了,商家利用了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赚你的钱,但是你自己却不自知,此学校非你记忆里的彼学校,如果你报考了某机构的教育服务,却没得到相应的高质量教学,觉得自己被宰了一顿,倒不如说自己被自己坑了一波。
这就绕回到文章刚开始的地方了,在你的小世界里,你一开始画的那个地图没有更新,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没更新。所以你看社会上,只要有人披着白大褂,自己就相信对方是医生,就会买他手里的药。
这个问题再继续延伸出去,想改变你内心里的那张地图实在是太难太难了,懒惰愚蠢吃的亏不够,诸如此类,原因纷杂,但是不管怎样,从人群基础上来看,群众的防范指数上还是提升的,别人说的话,还是越来越不容易忽悠到人了。
那怎么办呢?对方多数的决定是,要迂回迂回再迂回,只要拐弯够多就不怕把你绕晕咯。
从自媒体的角度上来看,这类文字也是所属的这么一套,比如说:
01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01
这句话是镶嵌在一段视频里的,视频我就不放出来了,否则又会有同行跑出来黑我...视频内容说的是,一个男友在暗暗的关心自己的女友,因为下雨了男友在地铁站门口等着下班回来的女友送伞,想表现的就是这个男友真的超级无敌棒。
燃心真的看不出来这有什么岁月静好的,下雨了给女友送伞,这需要被歌颂么?这不是每个爷们应该做的事吗?否则要男友干嘛?为什么一些本来义务去做的事,跑到这里就成了需要歌功颂德的了?
但是这却可以迎合你的需要,比如说广大男性,这等于在夸你啊,多数男爷们应该都做过此事,多有责任感,多有担当。你会联想到自己也做过这事儿,这不就是我嘛?哎呀呀,我这个小心脏啊真舒服。
然后你不经意的就点开了,视频里的小黄字---------“XX牌好男人雨伞,为你心爱的人挡风遮雨还能档紫外线,值得有担当的你”。帅气,你的心里都这么美了,你去购买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了。如果此时,正逢下雨连连的杭州,你也恰好缺一把伞,在宣传这么大数据的前提下,筛选出来有效客户是分分钟的事,这就是商业心理学的奥妙之处。
再说个被用吐了的鸡汤:
02
“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因为世上从来就没有捷径”。
02
这种话通常会放一张首富王X林,说自己奋斗的时候打过300多场官司,这话发生的场景通常也在某保险公司训导业务员身上,让你打一针鸡血,就玩命豁出去推销保险吧。
因此,你看所有能让你感到舒适的鸡汤,通常都是别有所图,麻醉了你的防御神经,也就等于你为它打开了城门。
今天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有很多咨询的失恋小伙伴,会在描述自己感情过程里,说一些看似很有道理但真心没有卵用的话,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挽回。燃心问他们,这句话从哪里找出来的,然后各种百度之后,都绕回到了某个商品那里,额...瞬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