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要站在受害者角度跟我说爱我吗?

未分类评论110

最近消失去哪里了?

出差去了,这次去的比较远,到了内地一个偏远的城郊。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13425.html

领导有意跟当地合作,开发一个适用于我们企业内训业务的场地。

我屁颠屁颠的过来看看。

认识了村干部,50多岁,实力雄厚。

当过兵,下过海。

别看年纪大了些,一身腱子肉。据不可靠情报,村里还有女人为其争风吃醋,甚至相互诋毁对方为破鞋。

在农村谈事情,难点在哪里?

在于“受害者”太多。

所以这次去的时间比较长。

在村里面,多有“鄙视链”,不厉害的鄙视厉害的,强的鄙视弱的,无利益的鄙视得利益的。

一句话,我是受害者。

受害者太多!

大家好,我是Huang,喂狗(WeGo)恋爱援救联盟成员之一。生活中你一定见过这种人,整天对生活、别人充满了不满。

比如婚姻中,妻子一直认为丈夫,对不起她,欺负了她,让她陷入今天这么糟糕的境地。

再比如职场中,一会又抱怨公司环境不好,领导有眼无珠,进了这个公司简直倒了八辈子霉,一点前途都没有。

听到这么有鼻子有眼的控诉,我们往往都会升起怜惜同情之心,觉得这个人真的是好可怜,好不走运,于是千方百计的给他出主意,甚至有打抱不平者都磨拳霍霍想帮她如何如何教训欺负她的老公,帮她收拾万恶的婆婆。

但是也许你会发现,她好像对建议都无动于衷,或者说口头采纳建议,但丝毫不行动。

在我们喂狗(WeGo)接的案子中,挽回者不断的抱怨对方的一些事情,但是导师如果开始介入对方这些主诉点,试图解决的时候,却发现,挽回者在刻意规避解决。或者试图一一否决导师的建议,摆出成千上万条此路不通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无路可走。

恩,既然是无路可走,于是便继续叨逼叨的控诉下去,抱怨下去,愤世嫉俗下去。

似乎自己永远被一摊烂事缠住,这些烂事像蛛网,她就是这么倒霉,人生已如一摊烂泥,无法动弹,无法向前迈出一步。

这样的人,其实挺多。

这样的人,其实他的思维模式就是:受害人思维或者受害人心态。

我出差前刚解决掉的一个案子的挽回者就是这种。她的挽回对象明确告诉她:“你不要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搞的很委屈似得,我们没有以后的了!”

其实不得不说,她的挽回对象的主诉点其实是很精准的,我这个大客户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受害人思维。

所谓的受害人心态就是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但认为造成这种糟糕状态的总是外界,外界可以指所有与其有关的人和事,而当事人是极度无辜的这么一种心态,因为长年累月的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这种人一般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肝气郁结,身体欠安。

好多具有这种心态的人随后总结出的一句话就是“我就是命不好”。

是的,你从来都没有错,都是命错了。

从心理学上来说,什么叫命,命都是你内心的投射,为什么说性格即命运,因为性格组织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内心把世界解读成什么样的,最终你就容易活成什么样的,这也叫自证预言的假设。

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受害者”心态,不是家庭bl、职场性骚扰、或是巨大灾难带来的受到伤害者的心理,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

这是一种将一切不快乐不幸福归咎于外人的模式,起初的交往也许可以使自己短暂的获得了同情、安慰甚至照顾,长期会使人厌烦甚至抛弃,而这样的模式来自内在自我的匮乏与人生掌控能力的丧失。

有受害者模式的人,拥有悲剧与自毁的个性。

挂在嘴边的是“因为别人、世界、过去,所以我……”。

深层心理上“受害者心态”是对“施虐者”的忠诚,在“受害者”心里,有一种期待,通过自己的争取努力,使“施虐者”被自己感动,征服,最终成为“关爱”自己的人,得到了心灵的最终救赎,我是值得爱的。

简单来说就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这是有这样心态的人,所能(希望能)获得的好处。

也就是:

1、获得他人的注意力和关心。

2、不必为人生的失败承担风险。

3、不必背负心灵成长的重责。

4、获得始终“我是对的”的感受。

这看起来仿佛是好事?

而真相是:它会严重阻碍你的“幸福”。

1、关系里的过度依赖使人想要逃离。

受害者心态使人把自己的快乐依附在他人身上。最常见的就是亲密关系里的过度依赖。

如果你爱我,就有陪伴我、对我好、保护我不受任何伤害的责任。许多善良的人会尽力帮助一个他们爱着的受害者。但是这种帮助与关心,往往不会持续很久,受害者心态导致你所需要的关怀是一个无底洞,会消磨掉心底的爱,人们最终会感到厌倦,慢慢地离开。

2、受害者心态是潜意识里对自己的放弃。

受害意味着无需负责,一个带有受害者心态的人会相信他的人生已经不能被自己的努力改变,他会责怪任何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只有他自己完全免于责难。一个人一旦相信自己是受害者,可能一辈子都陷入这种情绪的泥淖中——不负责、不行动,也因此错失任何让自己更好的改变。

成人的“受害者”模式的最大阻碍就是让自己丧失生活的控制权与力量。因为一旦你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色,你也就放弃了自己去改变些什么的能力和希望。你的快乐、幸福和福祉也都放到了他人的手中。这也是为什么受害者经常有一种生命无力掌控的无力感的原因。

这样的“受害者”其实值不值得同情?

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受害者”究竟常常做些什么:

1、利用他人的善念。

会通过对方内在的道德感与同情心,演出弱势的姿态。

刚开始确实能使人因为帮助受害者而有成就感,但逐渐的这种相处模式会逐渐演变为常态,直到把他人的精力消耗殆尽。前面我说到的出差前刚解决掉的那个案子其实主要矛盾点就是这个,后面挽回中也是主要对这个点做了梳理,针对性的处理了下,最后才得以促成挽回。

2、利用他人害怕失去的心理。

存在矛盾的共生关系,这是一种诉求之间的争夺,一方面脆弱而空虚,一方面却得不到满足。

3、善于利用舆论的压力。

并不注重两人之间的关系,经常用第三方的压力,打破关系之间的沟通管道,让对方屈从于外在压力。

其实受害者心态也算是一种很常见的心态,它是人在遇到挫折时采取的一种自我欺骗自我保护的策略。

一般人遇到挫折他(她)会经历5个心理阶段:

1、否认阶段。极力否认事实的存在,努力逃避去面对事实。

2、愤怒阶段。少部分的接受事实存在,但是表现出由于事与愿违造成的愤怒和不平。

3、交涉阶段。寻求解决方案,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4、消沉阶段。在明确事实以后,从心理上还没有能完全接受事实的存在,但是行为上也已做出一定反应。

5、接受阶段。心理和行为上都已接受了事实的存在,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对事物进行处理。

但受害者心态的人不一样,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停滞在了第一和第二阶段,没法承认现实,拒绝面对现实,因为挫折让他们的自尊面临威胁,为了避免这种威胁,受害者心态的人拒不承认现实,通过否认别人和外界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自我欺骗”功能的逃避策略,个体躲藏在里面,以保护自己面对真正需要的成长,真正需要面对的枪林弹雨;还有一些受害者心态的人,通过扮演对外界的控诉,保持着自己无辜,纯洁,有才华,有气质有魅力的假象,可以说,他们是一种通过扮演受害者而获取好处的人。

那么当你本身有受害者心态,也意识到或者已经受到影响,你要试着去摆脱它。

生命的本质是需要适应的,没有必须的体谅,甚至没有必须的道歉。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负起责任,就算错在他人也要对自己负责。

换句话说,除了我们自己,没人该对我们心里被伤害的感觉负责。

你可以尝试下:

1. 找到自己的最受害,最无力的情景,您最容易抱怨什么?在什么时候?

2. 很多受害者喜欢一次次的重复受害经历,留意到这个倾向,并停止它。

3. 好奇一下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件事情完全不受你控制的?

4. 在生活中间尝试留意一下:有没有和您一样境况的人,却有不同的反馈模式?

5. 积极寻找下一步您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关注那些您不能做的事情。

6. 找到一个安全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锻炼、做点喜欢的事都是好的方式。

记住,即使你曾经是受害者,而今后,你需要成长。

………文章完………

特别说明:

1、文章为个人当下观点,仅作读者挽回参考,非建议。切莫对号入座!读者应考虑自身个体因素,会员应根据自己导师意见加以考虑。

2、需要挽回服务请联系网站值班导师办理,自愿付费,不强求,不闲聊。

3、个人邮箱Huang@pua.hk,欢迎读者来信,但不会每篇信件都看,信件不回复。有代表意义的观点,问题,有机会会在文章表达分享。

[ 往期推荐 ]

现在是朋友

我很累,想放弃了

【按住下面二维码3秒关注】

更多挽回文章分享,点击“添加微信”到官网浏览。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