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份,原本是佛家的宗教概念,现在多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相互联系,有点命中注定的意思。这个词和“运气”有点类似,不同的是,“缘”确实无法控制,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但后面的“份”,却多了点可控感觉,所以才会有“缘由天定,份属人为”的说法。
孩童时期的生活,都由大人去安排,所以小孩是很少表现出计划性的,多是遵从大人给他们定下的规矩和路径去走。因为剧本都是准备好的,所以小时候,我曾经一度以为,长大后会顺理成章的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我爱他的同时,他也爱我,我们完美的匹配,像电视剧和所有美好的童话故事一样,走向美好的结局。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13731.html
长大以后,才发现一切没那么顺利,生活也从来不会按照计划去走。对于感情,总是寄托于缘份,但偏偏又说不出什么才是缘份,到底算不算缘份。
这就像是流落孤岛,每天有很多的船在你眼前驶过,他们有的看到你,邀请你上船,有的只是径直过去;对你来说,有的船看起来很不错,但从不停留,会为你停留的,似乎又总有点差强人意。
你知道自己机会不多,怕上了贼船,不敢贸然行动。又觉得应该相信缘份,所以什么都不做,只是等待那个命中注定,所以迟迟没有上船,停留在孤岛,蹉跎了岁月。
缘份这个词,其实有时候挺害人的。而对不成熟的人来说,尤其有害。
有的人别看成年了,工作事业得心应手,在感情上,却连方向都找不到。就觉得应该等,等那个适合的人,但什么才是适合,怎样才算缘份,不知道。
十六岁时相信缘份,收到男孩送来的毛绒玩具,仿佛就得到了半生幸福,你相信了,投入了,爱了也痛了,最后分开了。
然后你努力说服自己,这不是缘份,好像之前发生的所有,都是假的,因为搞错了缘份,才会分手。
开始时你相信缘份是在的,结束后又觉得缘份从来没来过,用缘份去解释感情的挫败,似乎是最轻松自然的逃避方式。
只是你再也不敢恋爱。等到28岁快要结束的夏天,你才惊觉时间过得那么快。
20岁时单身,还能安慰自己,是因为缘份未到,28岁还是单身,还要不要等下去呢?
缘份在哪里,何时回来,到底缘份是什么,怎样才算缘份,有哪些判断标准?
不知道。
之所以会有神的存在,是因为人们遇到一些事情,或无法解释,或无法解决。
正因如此,以前的人生病了,不是去看医生吃药,而是祭祀、礼拜、喝符水;遇到天灾人祸,第一时间也只联想到是命运弄人,要么慨叹认命,要么祈祷接下来会更好。
哪怕现在科学如此发达,把人生的结果寄托于命运的人也不在少数。
有宗教信仰不是坏事,只要不是邪教异端,他们传播的价值观都是好的,可以导人向善,让人放下很多欲念,世间也因此得以避免不少争端。
但把所有事都寄托于命运,那就不好了,因为其中忽略了人为造成的因素,也忽略了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爱情,其实也是一样的。人一旦把感情,寄托在缘份二字,就不再努力了。
缘份可以解决一切,要努力何用?于是都交出了主动权,在自我感动中听天由命。
等得来吗?
有的人可以,但除了因为运气,更多可能是先天资源优渥。比如说有着遗传自父母的高颜值,或者大量的财富。
但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他们没有这些资本,怎么办?
等待缘份,听天由命,就变成了守株待兔,约等于混吃等死。
最后等到青春逝去,人老珠黄,还是没等到,这时候是继续相信缘份未到,苦守死等,还是叹一句身边人有眼无珠,不识好歹?
和人生的成功失败一样,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缘份,应该分开两半来看待:缘是天定,在于运气,我们无法决定,不可左右;份属人为,这是一种选择,有极大人为可控成分。
追求缘份无可厚非,但把所有主动权都交由上天决定,还是算了吧。
爱情,我还是自己去争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