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35242.html 关键词:熬了多年,先生的态度令我心寒 女,38岁,171cm,哺乳期130斤,目前全职在家,过往收入10-12w/年,家庭住房两套(无贷款)住房现在给父母居住。 5年前和先生结婚,因上一段感情在订婚时被对方家长为难,当时我现在的先生正紧密追我,由于赌气和年龄压力,我们交往大半年,我就嫁了,未对他的性格和家庭有详细的了解。 婚后发现公婆有社保无积蓄,结婚未要彩礼,原答应我的度蜜月也没有实现,有种被骗的感觉。 考虑到已经结婚,没有发火,只是提议去了小国家蜜月以节约费用,但先生并无感恩的心态,我们的小矛盾不断。 婚后4年他收入不高,一开始月收入4k,后介绍工作给他,工资就转变为8k,基本生活中我们都是AA。 之后又发现他生育能力较弱,想过分手又觉得不忍心,因年纪较大,不想拖久了造成麻烦,今年通过试管生了一女。 先生这4年来对我尚可。但去年入股朋友的店后(抵押房产贷款),工作很忙,也有应酬,在我孕期间经常深夜晚归,后又因疫情基本2个多月在岗工作,很少回家。 我与公婆经常在带孩子的问题上有矛盾冲突,开始先生还会为我说话,慢慢就漠视。 再后来我们严重地起了一次冲突。起因是做生意已满一年,我想知道年终红利是否给我保管,但遭到拒绝。 后来我又提过几次,他都不肯,说基本生活费已给我了,其他钱就不用多管。 我觉得自己为这个家忍耐和付出多年,没有得到回报,加上和婆婆的矛盾,最终大吵了一架。先生才同意年终分红设公户。 诉求是本来熬了几年,面对稍微好转的生活,先生如此态度让我不安和心寒,这个家未来还值得付出吗? 答:今天,借着这个故事,给所有读者做两方面重要的认知升级: 1、讲一个不仅适用于亲密关系,同时可以延伸运用到所有为人处事中的原则; 2、讲一下爱情中的选择问题。 第一,不管是男女关系,还是其他任何人际关系,我一直恪守一个很简单的原则:帮助别人的时候,善良就是目的,施恩不求报,求报必心寒。 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我们在帮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我的强大,这本身已经是对自己足够好的奖赏了。 如果在帮助别人时还要求别人回报,这就不是帮助,这只是一项投资,说难听点就是交易,而投资,就有失败的可能性。 我们以求回报的心态帮助别人,人家不回报的时候,我们必然是痛苦的。 这就不叫帮助,这就叫做“一项失败的投资”。 因而,以求回报的心态去帮助别人的投资,就不应该那么冠冕堂皇地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别人。 有些时候,付出也是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寒、痛苦,是因为没有定义清楚我们正在做什么。 就像女主,如果女主把自己所有的付出(蜜月、换工作、开店)定义为一种投资,而现在只不过投资失败,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当然,如果女主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付出,这时候更不该抱怨。 第二,澄清一个亲密关系里重大的认知误区。 就像这个姑娘在最后说:“这个家,未来还值得付出吗?” 我发现,在爱情的路上,很多人的痛苦都来自于错误的提问方式。 在爱情中,正确的提问顺序应该是:先问“是不是”,再问“怎么办”。 在这个故事里,什么叫“是不是”呢? 是女主,还是不是要继续跟她先生以及孩子共同组建家庭? 这是一个下决心的过程。 如果她选择继续,那就没有所谓值不值得,因为她跟老公都在同一条船上。 甚至我可以设计一个最极端的情况:假设女主跟她老公还有孩子,三个人在同一艘船上,这个老公就是个王八蛋,他就躺在那里抽烟、喝酒,啥也不干。 有一天,船忽然漏水了,破一个大洞,这时候女主是去把洞补上,还是不补呢? 她补这个洞,值得吗? 答案是,值得。 因为就算不是为了老公,只为了孩子,不想孩子受伤害,她也要把洞补上。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是为了孩子,为了自己,她也得把洞补上,要不然三个人会一起沉下去。 这是她选择继续组队的代价。 所以,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选择,是先问“是不是”:我是不是要跟他继续组队? 如果是,那就算这个男人是王八蛋,女主也得继续付出。 但是,这时候不要冠冕堂皇地讲是为了别人。其实就是为了自己,为了不让船沉。 女主可以做的就是把自己这一块收拾得很好,有了漏洞只能补上,但他那边垃圾成堆,就不扫了,让他自己去扫。 这就是继续组队,她能做的事。 但反过来讲,女主也可以说,“这个队我不组了,这个老公不要了,我要换一条船。” 那这条船沉不沉就跟她没什么关系了,对方什么分红不分红、换不换工作的,那是他的人生漏洞问题,女主没必要管。 女主应该关心的是:下次换一艘什么样的船,下一次换船怎么换,要不要带上小孩一起换,或者不坐船的问题。 这叫:先问“是不是”,再问“怎么办”。 想清楚“是不是”,女主就要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决定。 这叫战略能力。 我们这个专栏,一直在倡导一件事情叫:人生需要规划,人生战略是第一位的。 要不要继续在这艘船上,这是女主的战略。 当她有了战略的时候,就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走,人生道路就会越来越清晰。 但如果她没有战略,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能力或者决定能力,人生就会左右摇摆。 以上,虽然我不能替女主决定她的人生要不要换艘船,但我可以告诉她,她的人生困境就在这里,她应该做出决定。 当她做完决定之后就会发现:唯一需要为自己人生负责任的人就是自己,这一切都是为自己而来。 做完决定之后,就不会再抱怨了。 02 问:我跟男朋友在一起很幸福,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直在跟您学习。但是,在与原生家庭方面,我依然有诸多困惑。 我94年,现某211硕士在读。疼爱我的父亲在五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8个亲兄弟姐妹,我排第7。母亲没读过书,父亲去世后,大的哥哥姐姐抚养我们长大,供我们读书。 父亲的去世,让我由原来的活泼开朗变得内向起来。我一向不聪明,但依靠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可是,我敬爱的哥哥姐姐们总说我死读书、死板、不灵活等。 甚至我的妹妹都会整天跟我说:“你怎么这么死板?能不能灵活点?”这几句话始终环绕在我的初中、高中、大学,给我带来了难以言喻的伤害,无数次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聪明点?” 他们的这些话让我在他们面前总是很自卑、渺小,甚至一无是处。于是,慢慢地我不喜欢回家,跟他们长久地待在一起,在他们面前总是很压抑。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相处。 可是,他们是抚养我长大的家人呀,是即便会骂我,只要我回家,还是对我很好的家人呀。 我哥曾说过,只要我肯好好读书,砸锅卖铁也会供我的。 其实,我很爱他们,无论他们需要什么,我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们。只是,我也很少回家,甚至很少打电话除了我妈之外的人。 相反,我妹会一有时间就回,她跟我家人亲近些,很羡慕。 现在,我有爱我的满眼都是我的男朋友,可是每次看到我妹回家,我姐姐们的热情,就会很心酸。 我知道是因为我自己就跟他们不亲近。我总觉得缺爱,可是除了爱情上,我从来不是个主动的人。 昨晚梦到又被他们讽刺、贬低,我在梦里撕心裂肺地哭……我该怎么办? 答: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读到了女主非常复杂的情感。 我们的主创梦觉老师说,她看到的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感,这种愧疚感使得女主不断地去责怪自己。 所以,女主是时候做一些事情来回报她的家庭了。 当她开始回报的时候,这种愧疚感就会减轻,甚至被消除。 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给女主如何行动的建议: 第一,从今天起,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正因为女主给自己贴标签说:“我一向不聪明,但依靠努力成绩名列前茅。”所以,当她的哥哥姐姐、妹妹说她死板、不灵活的时候,她才那么的在意。 因为她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 只有从她自己开始,不再给自己贴标签,才能够摆脱这些魔咒。 这里,也跟所有和我们一起学习的同学讲一个重点:聪不聪明,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真正的成功。 只要智力达到正常水平,就不会影响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就像这个女生都已经读研了,怎么可能智力不正常呢? 只要是智力正常,剩下的成功与智力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说,有些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呢? 很多的成功,依赖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的复盘改进等等。 这些都跟聪明没关系,跟智商没关系。 第二,走入更大的世界。 我建议,女主结束硕士之后,尽快投入工作。 先接触社会,然后在社会中历练,相信她会对整个家庭关系有一个新的看待。 这个姑娘一直在读书,还没有进入一个真正跟社会连接的状态。 我相信,只要进入了社会,这些烦恼可能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 我有一个观察,但凡是陷入这种关系型烦恼的人,都是天地很小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天地很大,走到社会上去处理职场上的关系,甚至要去看自己行业、看整个社会,有很多人际关系的时候,就会不那么焦灼于自己小天地里的事情。 这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宇宙和一个大宇宙,小宇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大宇宙就是一个人的外部世界。 当一个人的小宇宙不断扩张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容易被这些内在关系所伤害。 第三,理解和接受。 这个姑娘说,她很爱自己的家人,不管他们需要什么,都会毫不犹豫给他们。 可是反过来讲,这种形式的爱,在她家庭里是相互的。 这个故事的女主一直在读书,她们家不也是砸锅卖铁供她读到研究生了吗? 这也就是爱呀。 有的时候,我们接受这样的爱就好了,也不一定说,在这个家里大家一定要有那么浓烈的、炽热的、甜言蜜语的爱。 砸锅卖铁的给予,不也是一种爱吗? 况且,女主已经在男朋友那里拥有了“满眼都是自己”的爱,这已经够了。 我们没有必要,让一个家庭、一段关系承载所有的爱、所有的功能,这不需要。 一段关系,能够满足我们一个功能的支持已经是非常好了。 万事我们去接受,去理解,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痛苦了。 03 问:我已经在三年前找到了适合相守一生的伴侣,他外形高大帅气,性格阳光、有上进心。目前同居两年半,已经订婚,计划年底婚礼。 在和他同居前我一直是和我妈住在一起,我爸妈十年前离婚,是我赚钱负责家里的开销和还房贷。 和他在一起一年以后,他和双胞胎弟弟和朋友一起合作创业,他是合伙人中唯一一个主动辞去原本高薪体面工作,只为公司长远发展的合伙人。其他两位还保有原本的职位。 本来允诺会给他与原公司相差不多的工资,可因为公司前期的困难而减少了很多工资,但他本人还是坚持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一直为此有压抑的情绪。 我一方面要承担我妈住所的贷款,还要支付一半我们现在的房租,压力不小。 他很想买别墅,我一直担心生孩子后,我们的现金流会有问题,因为我们都有投资房,加上澳洲房产市场不如国内势头好,过去两年不升反降。 我很想租房子结婚,这样我继续支付我妈妈住所的贷款压力也会小些。 他弟弟住别墅,他爸妈来的时候住得还算舒服。 第一次见面开始,他弟媳就对我们表现出极为高傲冷漠的态度,总是我主动跟她打招呼。 她把我当假想敌,也激发了我各方面都不能输给她的心态。于是我觉得一定要买别墅,我想到我们买别墅后可以接我妈一起来住,住楼上楼下这样。 因为我妈性格很强势,所以我也担心这种安排。想问问冷大我们在婚房上如何获得三方都赢的局面呢? 我是注册会计师,在目前的财务职位做了两年,发展到了瓶颈期,都是白人和印度同事,上班经常感觉无聊和压抑,像透明人。 偶尔会给他发这些坏心情的短信,他鼓励我换薪资更高、更有挑战的工作,可我自认技能不够好。 (本翻译仅供参考,若有错漏请谅解) 答:首先,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处境,你现在过得很累、很疲惫,就像你在聊天记录里说的:“我觉得真的好累,好想走,我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生活”。 我想,这也是当代人的一大困境。 特别是,我们的读者中很多跟这位女生一样的职业女性,我想都很累吧。 但我想告诉大家,在所有人都关心你们飞得高不高时,我们专栏,自始至终都在关注你们飞得累不累。 我们希望,我们的创作能成为你们的一个港湾,让你们在一天之中,至少有那么一小会来读一读我们的创作,跟我们连接在一起。 这片刻的时间,可能是使得你们脱离日常生活中的痛苦,给自己充充电。 不管是创作会上与我们连接,还是通过阅读我们的文章,我们都希望能够达到支持大家的这种效果。 其次,故事里这个男生,还是有值得欣赏之处的。 虽然男生有些话讲得不是那么成熟,说一些“你还要照顾我呢”之类的话。 但是,他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 比如,他说:“不应当只关注那些令人悲伤的事情,或是过度关注所有的负面情绪。也可以关注一下身边值得我们快乐的事,抓紧当下,过好当下,活在当下”。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这个男生没有看到女主真正的困境,只是在讲这些道理。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女生没有办法走出来的原因就是:道理都懂,可她现在做不到。 第三,既然女主做不到,我们就给她三条破局之道: 一、突破跟妈妈的关系。 女主一直在给妈妈还贷款,如果之后她能够学会拒绝,或者她有别的方式支持妈妈,有可能她的现金流会宽裕一些。 二、摆脱与弟妹的竞争关系。 如果女主能够把和弟妹的竞争关系变成联盟关系,不再去攀比,可能就不一定要住别墅,不一定有这么大的开销。 三、如果上面两个节流不可行,学会去开源。 开源,就是故事里她男朋友提到的——薪资更高、更有挑战的工作。 如果女主做好积累、做好准备,找到更好的工作,可能就会突破当下的困局。 以上,不管女主在哪一个方面有突破,我们可以这么去形容——是她与妈妈关系的突破,与外界关系的突破,以及与自我关系的突破。 有句话,我想送给所有的读者:一个人在财富上的突破,一定来自于关系的突破。 财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一定是打破了原有的一些自我限制,才可以迎来财富的增长。 这句话,与所有同学共勉,希望大家都能够获得人生中的突破。 最后有一个讨论想留给大家: 你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困境?在这个困境中你使用了什么样的破局之道?破局之后的你有了什么收获? 在留言区,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老规矩,评论点赞第一名的宝宝赠送一张我2020年创作会的门票。 ——本期主创:冷爱 方赏 梁梦觉 合作与转载|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获得作者本人许可与授权。任何未获得冷爱公众号及作者授权的转载均为侵权。 如果你想了解我是谁,可以点击下图链接观看【个人视频——我真实的生命故事】,期待我们有更多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