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35346.html 关键词:害怕自己的婚姻会同父母一样 从小爸妈就爱吵架,我和妈妈感情也不好,她偏爱姐姐。在外求学工作过,因为隔得远,所以矛盾少,但是今年我回家发展了,矛盾也就越来越多。 2016年时,妈妈做了胆结石手术,我在家照顾过半年。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当时她病情好转一点后,就去打麻将,然后和爸爸争吵,又是吵又是打的,我护着爸爸。她竟然骂我说是嫁千嫁的(方言话,人尽可夫的意思)。 她脾气臭、说话难听、爱打牌。身体不好还总是每天打牌到11、12点,说她也没用,她只要输钱了就说我爸不给她钱用。 我爸呢,钱也拽得很紧,很吝啬。转念一想,不把钱看紧点,估计早就被我妈败光了吧。 我在家里脾气很大,不喜欢我妈,不喜欢我爸,总会有很烦躁的感觉,会不自觉地提高声调,也不怎么爱和他们聊天。有一男友,交往快一年了,有时候想早点嫁人算了。 男友家庭条件一般,但是他脾气很好,我在他面前没有一点脾气,爸妈也很喜欢他,但是有时候我会从男友身上看到我爸的影子——抠唆。 我也怕我像我妈、我外婆那样,吵起架来接近癫狂的状态,我不爱吵架,但会摆脸色。很羡慕男友家,家庭氛围很好,有说有笑,有商有量,表兄弟堂姐妹都很亲热。 现在我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我面对最亲近的关系,我束手无策,窝里横的德行我也很吃亏。 答:这个故事,用我们原创的人生剧本理论可以非常清晰地解答。 在这个故事中,女主为什么那么痛苦? 因为她自始至终还留在父母的舞台上,没有寻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舞台。 为什么女主的姐姐相对来说过得更好一些? 因为面对这样的家庭、这样的舞台、这样的剧情,她姐姐就没有回来,而是选择了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 也许,女主没有去模仿姐姐的行为,而选择回来,可能就是因为她更忠诚于父母。 这一点,在她的择偶上也有体现,有时候她会从男友身上看到爸爸的影子。 以上,如果我们意识到了事情的本质,那应当怎样帮助女主改写人生的剧情呢? 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离开妈妈主导的这场戏,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戏。 显然,女主需要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例如,跟她男朋友建立一个小家庭,这就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 第二,学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情。 女主看到男朋友的家庭氛围很好,有说有笑,有商有量,这让她羡慕。 这时候,她就需要进一步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拥有这样的剧情。 人与人之间,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套相互之间可以信任、可以交流、可以依赖的模板。 只不过,这样的模板在女主的生命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她只能看到父亲的扣扣嗖嗖、母亲的不可理喻,所以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能够拥有好的家庭模板。 但事实是,在这一代,她完全可以终结这个剧情。 她跟她的男朋友,完全可以组建一段和谐的、有商有量的关系,这是完全有可能创造的新剧情。 第三,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虽然不能够选择出生在哪个家庭,但是可以选择跟谁组建家庭。 通俗地说,一个女生不能选择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谁,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老公是谁,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孩子是谁,因为孩子正是从老公的选择而来。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人生自始至终有选择的时候,我们就知道: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舞台。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去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之中。 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剧情。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再像父母一样去生活,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的新的发展。 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跟现在的男朋友结婚,也可以选择一个别的称心如意的郎君。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导演。 不要让妈妈自始至终掌控自己的命运,可以自己成为自己人生的导演。 以上,这一系列核心的关键都是,我们如何去改写自己人生剧本的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能够帮助其他对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满意的人们。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本。 02 问:我十九岁就和他在一起了,到今年已经有十九年。当年认识他,还是一个刚刚进大学的纯真姑娘,而他是大我三岁的学长,对我一见钟情,猛烈追击。 当时的我胆小又羞涩,虽然是拒绝的,但是抵挡不住他的攻势,就抱着迟早要分手的念头在一起了。 之后发现了很多不同之处,世界观、价值观、对待事情的态度等等,还有就是原生家庭的差异(他是农村孩子,我是城里孩子)。 大学毕业,他为了能和我一起,硬着头皮留在了我待的二线城市,对他来说很难,一直没有发展机会,浑浑噩噩过了六年,而我毕业顺理成章地进了事业单位。 在我26岁、他29岁的时候,我们结婚了,他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房子、没有彩礼……只有他和他的家人对我的真心和宠溺。 婚后的日子里,发现了更多的不协调,生活的细节把我一次次的希望捻成粉碎。 我一直认为,只要他够爱我,一定能为我改变,一定会努力去创造我想要的生活。而事实上,太难了。 他说我嫌弃他脚臭和油头是因为不够爱他; 他说他能力到此,创造不了我想要的生活,让我认命; 他安于现状,成天打游戏,而我们一直住在我们婚前,我爸妈帮我买的50方小房子里,现在已经有个儿子; 他觉得我们这么多年买了两辆车、给他老家造了房子、他近几年工作慢慢好起来了就已经很好了。 回头想想,他对于我来说,就是跳过了爱情直接到了亲情,我是一个沉溺在依赖他、被宠爱、被照顾的温柔乡里长不大的孩子,因为他爱我,才选择在一起。 可现在,我38岁了,更明确了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生活,明白了他不是我对的那个人,我只是被动地接受。 请问,我是继续保持着被爱但心里抵触的生活?还是主动分开呢? 答:我特别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投稿一些像这个故事一样的真实例证。 大家都知道,我们所有的故事都来自于网友的真实投稿。 但是,在这些故事中,除了故事的真实性,例证也非常重要。 所谓例证,就是能够证明、发展和完善我们过去创建的整个理论体系的故事。 比如说,我们过去一直在讲一个理论:人不应该将就,人不应当在自己的核心诉求上妥协。 这个理论,在这个故事里得到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故事里这位女士,19岁时选择了将就,然后又花了生命二分之一的时间19年去生活,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明白了对方不是对的人,明确了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用自己的半辈子来论证我们理论的故事,想想也挺酸楚的。 现在,她半辈子活完了,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就像是梦醒了,环顾四周发现“这根本跟我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所以,她问:“是继续保持着被爱但心里抵触的生活?还是主动分开呢?” 在这里,所谓的“继续保持着被爱,但心里抵触”,其实就是继续躺下、继续装睡。 所谓“主动分开”,就是醒了就起床、不赖着。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明明已经醒了,还要继续装睡,这有多难? 这太难了。 所以,我们还是谈谈起床的事儿吧。 这个部分,重点不仅是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能力能不能支撑自己想要的;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够帮自己离开自己不想要的。 女主现在当然可以继续停留在这里,可是停留在这里的同时,也要发展自己的能力。 这些能力,至少包含三大板块:财富、健康、爱。 显然,女主老公支撑不了她想要的生活中那部分物质要求。 可是,就算女主跟老公离了婚,就能找到一个支撑她物质需求的人吗? 不一定,关键还是靠自己。 女主38岁,在体制内里待了那么长时间,她的财富创造能力在哪里,要怎么去发展? 老公安于现状,成天打游戏,她看不过去,所以她只能发展她自己。 只有她发展了自己,才能够离开这套五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去找到一个更好的生活。 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以后找人组队,对方又看上她什么? 这是她要在财富能力、情感能力上要思考的问题。 总之,至少找到其中一个点去做重大突破,才有可能会改变现状,要不然就算离婚了,能有什么改变? 说不定,遇到的下一个男人还是继续脚臭跟油头。 03 问:在经济条件悬殊下如何由炮友转正结婚?我是女方,29岁,身高162,体重98斤。 从事的是课后补习工作(大部分是双休日比较忙),收入不稳定,家庭条件一般(父母是公职人员,哥哥弟弟是上班族),现在工作压力大,择偶压力大。 在网上认识一个男生(年龄比我大一个月),有着明显的啤酒肚,身高172,体重160斤,开酒店做房地产生意的,家族是做房地产生意的,离婚带着七八岁的儿子。 他的前妻也在同一个城市,性格沉稳,生活阅历丰富。 我谈过一次恋爱,他谈过六次。 我们断断续续网聊2个月后才有了第一次见面,他来接我去公园散步,很注重细节。 他说他工作的成长史,我耐心倾听;他话比较多,我有点内向话比较少,加上因为脸上皮肤痘痘多而戴口罩,对他来说吸引力不大,后面他就没有再约,我也没说什么。 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痘痘很多,吃药擦药半年都没用,我就找他做了两个月炮友,互不打扰彼此生活,也不要他的钱。他给我看了离婚证,然后便确定炮友关系了。 他每次都开车来接我,也接我回去。在不知不觉地亲密接触中,我发现其实他是一个很好的结婚对象,他很年轻、性格很好,我让他做的小事,他做到了90%。 除了性爱他会主动,其他的私密动作或者聊天,他都是被动,不过还是会第一时间回应。 我让他抱我、给我洗头发、吹头发等小事还是会做,从未有怨言;约他抽空去海边,他也会答应;他没问过我详细的恋爱史和家庭情况,偶尔聊聊工作和出去玩。 刚开始他提议去他酒店开房,但是怕碰到熟人,我就拒绝了,后面我想去了,他又找理由不去。 有一次问他能带我回家见父母吗?他说:“可以啊,有机会先。”像这种炮友情况要转正的话,该怎么办呢?有可能吗? 答: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清晰的、教科书般的案例了。 这个故事可以分析的点很多,今天我们就着重讲其中一个经典的理论: 男人和女人在择偶时,都会同时使用长期择偶策略和短期择偶策略。 在进化心理学上有一个假设:男性进行短择的时候,通常只能找到比自己低几个阶层的女性;而反过来,女性使用短择策略时,有机会找到比自己高阶层的男性。 所以,这个女生的困境就是这么简单。 所谓的“炮友转正”就是她没有理解自己在做什么。 择偶一共只有两种策略。 她如果使用长择策略,通俗地说,就是认真去找一个男生,对方愿意跟她结婚,愿意跟她建立一段长期的关系,愿意给她承诺。 但是,她发现这些愿意给她承诺、愿意跟她在一起的男生达不到她心中的要求。 而现在这个啤酒肚男能够达到她要求,但是又远超出她的长择区间,所以她只有使用短择策略才能够够到对方。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真相。 搞明白这个真相,答案也就出来了。 答案,分两个方面讲: 一方面,用我们昨天阐述过的关系的三重境界来讲。 这个故事,显然就是在第一重境界里面打转,两个人的纠缠跟爱情没关系,只是性以及双方的交换问题。 现在问题是,她想跟对方从炮友转正,但人家不想,觉得亏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女主想了各种奇门歪道,能够短时间内转变成某种长期关系,但那肯定也是带着某种异常状况构建的长期关系,对她的人生总的来说还是一种伤害。 另一方面,做人,真诚就是最好的态度。 女主一开始跟对方说好:“做两个月炮友,互不打扰生活、不要钱”,后面又想要当对方的结婚对象,然后开始拿一些小事去测试对方,又想人家带她回家见父母,这一步一步其实都是套路。 但是,这个男人,他能把家族生意做起来,说明人家又不傻。 所以,如果女主是真心喜欢对方,还不如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欣赏和喜欢,直接问对方两个人能够走到哪一步,而不是去搞这些测试。 希望大家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别把有钱的人当傻子。 人家越有钱,越说明他们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总结了很多经验。 ——本期主创:冷爱 方赏 梁梦觉 今日征集 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考虑、选择婚姻时,有没有和第一题的女主一样因原生家庭而烦恼过?亦或是原生家庭对自己婚姻选择有什么样的影响? 留言区评论点赞第一名的赠送一张我2020年创作会的门票。 每次的现场见面会,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我不仅会给大家答疑解惑,还会分享很多干货以及我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收获想要的人生,一起加油吧! 合作与转载|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获得作者本人许可与授权。任何未获得冷爱公众号及作者授权的转载均为侵权。 如果你想了解我是谁,可以点击下图链接观看【个人视频——我真实的生命故事】,期待我们有更多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