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关键词:他觉得我懂他,其实我不懂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38150.html
问:本人女,30周岁,保险公司内勤;对方男,32岁,银行职员。问题:要不要挽回。
认识3年,一直追求在一起9个月,分开。之前分过2次,分手原因:男方父母不同意,觉得我的工作不好,八字不好,就是价值高攀。还有以前去他们家找过他,对我印象不好。
我一直逼着男方去说服父母,比较着急,对方逃避,我每天去单位找他,最后闹到警察局,双方父母在场分开。
彼此单亲,他属于回避型依恋性格,我属于焦虑型,他喜欢逃避,我喜欢攻击施压。
分手时,我觉得我忍受不了他一味的不付出,以及害怕亲密关系,让我觉得不正常,分手2个月后详细了解回避型人格的特点,觉得他之前所有做的让我失望的行为不是因为不喜欢我,而是因为自己的性格所致。
加上结婚的压力,我也不知道是否挽回他。去找他,他肯定不同意,以后姿态更高;不去找,他肯定不会找我,一定错过。
我目前就处于找也行,不去找他老拿新目标别人和他对比,都不行的状态。我们在一起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吵。
他觉得我懂他,我觉得他不懂我。还有他比较强势,希望我啥都听他的。情感我处于低位。
认识他3年我一直在改变,但是我改变的速度好像赶不上我们情感的走向。每一次分开,我反思成长,再到一起后,又会有新问题。我是否应该挽回?
关键词:我都要爆炸了,她还无动于衷
问:我的女朋友经常就是莫名其妙的生气,但是她生气之后总是喜欢用冷bl,这让我很抓狂。
越是想和她深入沟通解决问题,她却根本不想沟通,你越着急她越淡定,简直让我倍感抓狂。
当我满腔热情想要挽回她,和她聊天的时候,她很可能会像冰雕一样,让我难以接受,她可能自己没有注意,但这真的让我很难受。
她好的时候挺好的,就算是生气了,当时她可能没有那么气,但是我感到好像地球爆炸了那种感觉,但后来对于她来说,好像真的就没有什么。
答:我们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是为了反驳一种常见的误解。
有一些人,经常会误解说“似乎只有男人才需要自己的空间,女人不需要”。
其实不是的,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存在不同的依恋类型,只要是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都需要空间。
上面的两个故事讲就是这个规律的A、B对照面,不管是什么性别,都有同样一个逻辑:一个焦虑型的人遇上了一个回避型的人。
很有趣的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焦虑型的人总是遇上回避型的人呢?
为什么安全型的人,跟这两种类型的人常常没有相遇在一起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安全型的人一般不怎么会来提问,大家都过得挺好的;回避型的人也不会来提问,往往是关系里追逐的那类人来提问。
第二个原因,回避型的人确实也经常跟焦虑型的人在一起。
回避型的人,他们把心门紧锁,就像是一个保护壳,把自己关在里面。
而普通安全型的人往往没有足够大的能量,或没有那么大的心力,或者没有那么大的愿力,打开这些人内心紧闭的大门。
只有焦虑型的人,会锲而不舍地追逐,用着歇斯底里的打法,一顿乱砸,才有可能把回避型人的心门给砸开,这也是常见的一种搭配现象。
那遇到故事里这种情况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给所有焦虑型的同学们支个招,分两步走:
第一步,停下追逐的脚步。
你越是去攻击、去追逐、去逼迫,回避型的人越是躲得远远的。
只有你停下来,不去联系他,才有可能让他发现“似乎她好像不追了”,这时候,人家才会将信将疑地停下逃跑的脚步。
第二步,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
焦虑型的人,往往会因为表层的情绪把对方吓跑。
比如,第二个故事里的男生说:“我满腔热情想要挽回她,和她聊天的时候,她很可能会像冰雕一样,我感觉好像地球爆炸了”。
这种爆炸感是什么?
是愤怒!
可又不仅仅是愤怒,这种愤怒之下有着深深的哀伤。
这种哀伤就是,“好像对方真的不在乎我,好像她很淡定啊,我好像没有被需要,我很痛苦”。
只有把这种痛苦和底层的哀伤展现出来的时候,才不会让表面的愤怒把对方吓跑。 02
问:本人女,身高158,体重100斤,有健身,目前减肥中。91年,大专,跨境电商行业中层管理,月收入20k+,有一弟弟。谈过很多次恋爱。
之前有交往一个对象三年,因对方du bo,临近结婚我还是决定分手。
自知已经过了黄金择偶期,目前有遇到一个男孩子,朋友介绍认识,他是一家规模十几个人的小型供应链公司合伙人,94年,身高183,本科,长得也好看,收入不详,暂无房车,独生。
朋友说他性格内敛,只有高中谈过一次恋爱。我和他已经微信聊天一个半月,见面两次,据他说之前很多女孩子追他他都拒绝了,唯一谈过的也是女孩子追的他。
我挺喜欢他,请问要怎么样才能更加吸引他让他表白呢?他说他妈妈是完美性格,可以说明他会是妈宝男吗?万分感谢啦
答:你的故事,最吸引我的是一个词“黄金择偶期”。
这里你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你把自己框住了。
这一类的自我限制类问题,我们在专栏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也永远讲不厌倦,但有很多人还是活在这种自我限制之中。
第一,所谓的黄金择偶期是不准确的。
你要是黄金,永远有择偶期;你要什么都不是,就算在所谓的黄金择偶期里又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良偶呢?
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现在你的框架一点都不清晰。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你自己都已经焦虑得所谓“已经过了黄金择偶期”,显然正是在为年龄感到焦虑的时候。
那你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吗?
如果你要的是一场安定、长期的关系,那这个长得很帅的男孩,无房无车,他能给你提供那样的关系吗?人家愿意跟你安定下来吗?
你看这份聊天记录,简直就是一个免责声明大全。
他从头到尾就在讲他不会追女生,这意思就是你得倒追他呗?
反正将来你们在一起,最后他要走时也可以说,“这又不是我追的你”。他也不用负什么责任。
第三,任何人择偶,必须自始至终搞清楚自己的基本盘,搞清楚自己在格局中是什么位置。
从今天起,我希望大家立刻!马上!放下所谓的“怎么样才能更加吸引他,让他表白呢?”
你话都递到嘴边了,你说,“我的黑暗料理只给我男朋友做。”
但人家就不愿意当你的男朋友啊。如果他想当你男朋友,他为什么不接过话呢?
你这都不叫吸引人家来表白。你这已经把人逼到墙边上,逼人家表白了。
就这样人家还没有接过这个话茬,哪里还有什么别的话术呢?
从今天起,祝愿所有人都可以搞清楚格局,不要妄想用话术扭转格局。
话术是用来干嘛的?
话术、沟通,所有这一类的技巧都叫润滑剂,只能在格局对等的两个人中起润滑作用。
润滑油的作用,不是把一块钢铁跟一个木头焊在一起;润滑油是让两个钢珠之间能够滚动起来。
大家一定搞清楚,格局是什么?
格局才是真相啊!
如果不搞清楚基本面,不搞清楚格局,那就离真相十万八千里了。
如果我们一直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这些人身上,那么永远也看不到那些真正愿意跟你交往的人,和真正愿意跟我们长期走下去的人! 03
问:女生94年,身高156,体重48kg,单身汪一枚。我本科是学电气自动化专业,但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毕业后我进了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做用户运营。
工作中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喜欢与文字打交道,下班时间也写了不少文章,期间尝试考研,边工作边考研。
今年二战还是没考上,现在跳槽到一家创业型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工资6000+。
虽然终于可以做与文字相关的工作,但还是很迷茫,有时候觉得自己蛮失败的,什么都没做成,不知道怎样才能让我的能力和工资不断增长。
我从农村出来,和我同龄的女生几乎都嫁人生娃,家人亲戚也都在催婚,但我不想在自己还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就贸然结婚,一直希望能在厦门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以我现在的工资是根本买不起的,所以自己经常感到焦虑。
答:你感觉现在很迷茫,但你问的这个问题更迷茫,你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我的能力和工资不断增长”。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增长,以及收入不断增长”。
只有当你能力变强的时候,你的收入就会增长,但收入又不仅仅是用工资这种单一结构来衡量。
接下来,我们就来帮你解构一下,当你能力增长的时候,你的收入会如何增长。
比如,你的能力项以前是做用户运营,现在转为新媒体运营,又跟文字有些关系。如果你的文字能力得到了发展,并且运营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的话,那你至少可以展开三部分不同的收入:
第一种收入,你可以用自己的写作能力,向我们这样的公众号,向其他的自媒体投稿,包括未来你甚至可以写书,这就是一份很好的收入。
如果你有一本畅销书,你的买房梦可能一下子就实现了。
第二种收入,你可以兼职做新媒体的运营或编辑。
比如,我们就一直在招聘新媒体编辑,但你可能并没有关注到这方面的信息对吧?
我们很欢迎大家来做我们的编辑,这就是一份兼职,这份兼职的收入就会让你的收入继续增加。
第三种收入,你还可以展开各种各样的小副业。
比如,代理一种产品卖货,然后学会更多的技能,包括销售技能、沟通技能等等。
不管怎样,当你的能力增长的时候,你的收入一定会跟随着一起增长。
这不是一个工资问题,这是一个能力问题,以及收入问题。
也给所有在城市生活的姑娘们一个关于买房的小建议。
在买房这件事情上,如果是自住,刚需,买房当然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可以改善你的整个支出结构。
如果一直租房,房租对你来说是纯消费,而买了房,就可以把房租变成了房贷,这就从支出消费变成了一个储蓄行为,所以买房自住是很好的。
但像厦门这样的地方又跟别的城市有所不同,厦门跟深圳很类似,都是有非常强烈板块色彩的城市。
厦门分在不在岛内,就像深圳分关内关外一样,有一定的稀缺性。
如果大家仅仅用工资衡量房价的时候,当然会很绝望。
很久以前,我在买房的时候就意识到,很多人差的其实不是还贷款,差的是一笔首付。
所以,这份首付你不要仅仅靠自己,当然也可以向你的家人,你的朋友等等求助。
更重要的是,要展开我刚刚说的多方位收入的模式。
你才有可能迅速的在几年之内累积起一笔原始积累的资产,用这部分钱来做首付。
——本期主创:冷爱 方赏梁梦觉 今日征集 不知道大家对买房这个话题感不感兴趣,如果感兴趣,可以在评论里告诉我。 我也特别欢迎、邀请大家在评论里和大家分享关于你第一次买房的经历:你是怎样拥有了自己第一套房子? 我们等你哦~截止明天中午12:00,点赞前3名,我们送出2020线下粉丝见面会的门票一张。

合作与转载|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获得作者本人许可与授权。任何未获得冷爱公众号及作者授权的转载均为侵权。 如果你想了解我是谁,可以点击下图链接观看【个人视频——我真实的生命故事】,期待我们有更多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