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40455.html
关键词:27岁,思想已死
看书看不进去,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虽然我活着,但思想已经死了……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很严重,但又不知如何去解决,请冷大指点迷津!万分感谢!
答:送给所有迷茫的人三个建议:
第一,停止思考,开始行动。
你为什么很焦虑?因为你一直在空想。
所以你迷茫,你空虚,你肤浅,你发现自己的思想已经死了,你能不焦虑吗?
所以,关键在于,你现在要开始去做点什么,而不只是空想。
人与人最终的区别,是因为做成了不同的事情而产生的,绝不是坐在家里想就想出了区别。
第二,为什么你看书看不进去?因为你知道看书对你没有用。
你知道看一本书,本质上不会改变什么,你还是停留在想的阶段。
但哪怕你听一次课,跑个步,把自己现在、过去所有的衣物收纳一下,扔掉一些用不上的东西,都叫做事,做正确的事。
看书对你来说,在目前的阶段可能是一个错误。
因为看书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你在生活当中遇到真正的难题,要在书中寻找答案。
但你现在没有难题,你现在是一无所知。
看书是解题的。
比如,我看《爱的沟通》这本书,觉得很好。因为这本书解决了我在关系当中的一些疑惑,我学到了一些东西。
但如果不需要解这些题的人,可能就不会去关注这样一本书。
第三,你说你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大错特错!你失去的是什么?是你根本没有目标。
想要判断是非,首先要有一个目标。
你就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现在不得不换一个城市生活,我去哪里?我要去哪个城市?
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思考跟判断了:
哪座城市适合你?
你到那里怎么生活?
你到那里之后,这个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
这才叫判断是非。
没有目标,就没有判断可言。
所以,以上三条,送给所有的空想家。
很多空想家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就自己在家,一个人照照镜子,觉得——
“我太可怜了”;
“宝宝太苦了”;
“宝宝未来在哪里呀,宝宝太焦虑了”……
现在停下来,把这面镜子给砸了,出门。
真正地去看看世界,不要看书了,学会看世界吧。
02
我也知道一个人带孩子有多不容易,她现在情绪很差,总是会产生一些很极端的想法,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忍不住会打他,打完后她自己也哭,都快要崩溃了,所以我很苦恼,因为回家没有合适的工作,又没有别人帮她带孩子,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比如说这个故事,看似是一个夫妻关系乃至对小孩的家暴问题。可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它的本质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性是,所谓的“回家没有合适工作,很苦恼”只是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其实内心深处就是不想住在一起,不想结束这种分居的状态。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真的想结束分居状态,本质是因为没钱。
我们善良地假设是后面这种情况,为了赚钱,你必须在外面工作。
既然你问题的核心是“没办法一起照顾孩子”,那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你的老婆孩子接出来。
你已经每个月都回去两三天了。
你想,你有这个往返的交通费和时间,完全可以再多支出一点,哪怕你再找一份兼职工作,认认真真再做点事情,至少可以租得起一个小小的房子,让老婆孩子过来,就可以结束分居。
老婆孩子搬过来后,至少你可以搭把手,她一个人崩溃打孩子的时候,你可以制止她。
你是个成年人,两岁的孩子不能拒绝她,但是你是个成年人,你可以制止她,这就是拯救这个家庭最好的方案。
然后,我想跟你分享另外一个男人的故事,一个令我感动的故事。
一天深夜,我打车的时候遇到一个司机。
我们聊天,我问他“这么晚了,还出来拉活啊?”
他说,“我在这边打工,就把家人从老家接过来了,一家几口人都在这边,白天一份工作赚的钱不够用。所以我基本上每天晚上辅导完小孩写作业,就出来跑专车”。
他也没有钱,就以租代售想办法搞了一辆车,晚上出来跑车。
然后跑到凌晨他算一算,赚到了生活费,给小孩的学费,还有一家人要吃的喝的这些最基本的钱,他就收工回家,白天起来再打一份工。
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他没有任何埋怨,没有任何埋怨说,“老婆没有照顾孩子”。
他就是默默地一个人干两份工作,扛起这个家庭,把家人从老家接过来了,就这么简单。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这么大的苦恼,学着像这个男人一样,像一个父亲一样,默默地扛起这个家庭。
你身上缺乏这种父亲的力量,父性的光辉。
就像那个深夜跑专车的司机一样,做一个默默地把家庭撑起来的人,你的家就会变好。
那个司机让我最感动的,是他的一句话。
我说,“你是不是差不多该休息了?”
他说,“没有,还要再跑一跑,今天只赚了七十块钱,这只够买一只鸡,一家四口要吃两顿。我觉得还不够,还得再多赚一点,哪怕再多一点点。”
03
问:希望冷爱给一些指点,面对老公关照婆婆比关照老婆多的情况,我该如何安置自己的心。
老公和我感情还算不错,这两年学习了一点心理学,相处更亲密了一些。
最近我生了二宝坐月子,婆婆从妯娌家过来我这里帮忙。婆婆一插进来,我就难受了。
我老公是家里长子,婆婆把他当小老公了而不自知。放着公公在家不找公公聊天,只要她儿子下班回家了就逮着他儿子聊。
我老公又特别孝顺,在家的时间那么有限,却总是用来陪他妈聊天,一聊聊一两个小时甚至一晚上,而跟我除了说几句不咸不淡的话或者聊几句大宝,就没有更多别的话了,很少像陪他妈那样陪我聊那么久那么多。
婆婆没来我这里的时候,老公跟婆婆打电话也经常是一聊聊很久,跟我打电话却很少聊那么久的。
公公在家里像隐形人一样,没声没息,我老公跟婆婆更像一对夫妻。公公邀请婆婆去楼下公园转转,婆婆拒绝;老公邀请她,她立马就跟着老公一起出去了。
我跟老公表达了我的不开心,老公稍微注意了一点,会特意晃到我房间来和我说几句话,更多的时候还是陪他妈去了。老公总是这样安慰我,说他妈以前怎么艰辛,他们年轻时公公如何家暴婆婆等等,意思让我体谅。
问题是他妈的不容易是他爸造成的,他可以教他爸现在去弥补,为什么要由他这个当儿子的替他爸去疼他妈?
老公跟我说话有时还会粗声粗气,可是跟他妈说话从来都是温言软语的。
其实只要没有婆婆参与进来,我和老公还是很幸福的。现在婆婆在这里,确实帮了我不少忙,很感激她的付出。可是看到老公关照婆婆比关照我多,我就感觉心里乱糟糟的很抑郁。冷爱,是我太多心了吗?
答:你人生的境遇、感受,跟你看它的眼光、角度,以及你自己认知的位置有关系。
你只是看到你的老公跟婆婆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
很多女人在跟婆婆同住之后,婆媳矛盾是很常见的。
而你这里呢?婆婆来帮忙后,确实帮了不少忙了。你的老公也只是陪婆婆讲话,满足了她情绪上的价值,至少这个家庭中没有婆媳矛盾呀!
现在你们的婆媳问题,是你自己没有换个角度看问题,那种真正意义上说,婆婆给媳妇出难题的问题,现在没有。
所以,能不能够这样说:你老公既能够发挥婆婆来这里帮你很多忙的作用,同时也没给你带来“婆婆为难媳妇”那样的问题呢?
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这一切都有另外一种出路跟可能性?
并且,如果能够进一步反省自己,说:
“好,我不仅有经营跟老公关系的能力,还要拥有跟长辈经营关系的能力。
不仅要跟婆婆沟通,还要跟公公沟通沟通,跟所有人沟通。
拥有这样的沟通跟经营关系的能力,是不是一切又跟现在不一样了呢?”
最后,我特别想针对你所说的“这两年学习了一点心理学”的情况,提个提醒。
这个“学习了一点心理学”,我不知道你怎么学的。
一般来讲,学了一点,应该就是看一下公号文章,看看书,这叫做学一点。
可是,我们都是凡人,不是一点就通的那种人。
如果你真的对心理学感兴趣,你完全可以等将来把孩子带好,你参加一个系统性的课程,选择一个好的流派从头到尾学一遍。
你真的学进去了,那你会拥有一个新的视角看世界,那是好事情,那叫学懂了,那叫真正通了,而不叫“一点”。
如果仅靠网上东看看西看看,那全部都是碎片。这些文章或哪怕是一两本书,就很容易给你造成像现在这样的情况:看到个概念,就把它到处套。
像“婆婆把她当小老公而不自知”,这就是你在使用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可能来源于心理学中一个点,比如说“关系的错位”或者是“角色的错误”等等。
但问题不是这样,不是我们抓到一个概念就能往看到的现象上套。
人生,最怕就是学什么东西,只学一点点。
我们要么不学,要么认真系统真正的学,真正懂了,才能把这件事情拿到生活当中去运用。只懂一点点,是最可怕的事情。
——本期主创:冷爱 方赏 梁梦觉


点击左下角的“添加微信”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