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和张爱玲,两个来自同一时代的才女,但我们却很难把她们两个联系起来。当我读杨绛先生的自传或者她的作品比如《我们三》的时候,总能感到她是一个很温暖的人。而读张爱玲的作品,比如《倾城之恋》或者《红玫瑰和白玫瑰》。其间总是会有一股莫名的伤感和心酸。后来我了解到关于张爱玲的身世,从小父母离异,缺少父爱,从小缺乏安全感。使得她性格比较孤僻。也难怪后来的人都说,张爱玲的作品中总是透着恋父情节。
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67040.html
张爱玲照
所以也可以理解,后来突然出现的胡兰成,成熟稳重,带给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也难怪张爱玲明知对方有家室,明知他身份不单纯,也始终无法割舍这段感情。可惜胡兰成并非良人,张爱玲注定只是行途中的桃花,
他注定不会为张爱玲停留。相比之下,杨绛先生却出身于书香世家,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也顺其自然的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后来与钱钟书的爱情,更是让后人羡慕。
杨绛照
这样身世的两个人,观念上本就大相庭径,有一些偏见更是正常不过。在杨绛的一封信里,就写到: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学都看不起她。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她笔下的女人,都是性饥渴者,你生活的时期和我不同,你未经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汉奸是敌人,对汉奸概不宽容。
唉~这句话说的确实是重了一些。胡兰成是汉奸,张爱玲在明知她身份的情况下,依然情根深种,而在杨绛看来,这显然是不可理解的。其实,这样的认知,只能说是在大时代背景下,不同人所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给她们带来的殊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