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实际上不是。
心像一条流动的河,无数的念头刹那生灭,相续不断;前一个念头刚过去,下一个念头又生起。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67100.html
起什么念头对我们的生活、生命是有影响的,它会制造出“产品”。
念头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当下的苦乐感受、说的话、做的事、身体的反应以及记忆。
例如心胸狭隘又容易激动的人,觉得自己受辱时,立刻勃然大怒,只想着报复对方,整个身体里心跳加快、脸红脖子粗;
如果是伶牙俐齿的,此时更是话语毫不留情,句句戳中对方的痛处,以泄自己心头之恨。终于赢了,身体才开始松弛下来,脸上显出得意和快活的表情。
当人整个身心都陷入攻击状态时,他还有何快乐可言?他的语言、行为都是伤害性的,让对方伤心,决心再也不和这种人交往了。
旁观者也看得心里发凉,觉得这种人没什么意思,跟他做朋友只有倒霉。
不好的名声辗转传播,结果所到之处,知情者都小心提防,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生活、事业的幸福越来越少。
有研究表明,愤怒、仇恨对人体内的神经组织、内脏细胞也会造成严重损害。
最糟糕的“产品”是记忆。事实上,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被记忆。按佛教的观点,人每重复一次同样的行为,记忆的痕迹就加深一次;重复得越多,痕迹越深刻,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模式。
例如说话、做事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一件大家都认为平常的小事,却可能让他大发雷霆。
随着愤怒、仇恨念头的增强,制造出来的“产品”自然也越来越不好,越来越让他难受,这是恶性循环。佛教所说的“轮回”,实质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光明、善良、正面的念头会制造出快乐、安全、舒服的“产品”。
比如说,吃饭时感谢、赞叹父母的付出,就可以让自己和父母的心情都快乐,消化系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我们一天中产生的念头不计其数,有良性的,但更多是恶性的。还有的时候,因为心不专注,我们根本想不起自己起了哪些念头。
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杂乱,心态忧喜不定,身体健康状态不稳定,人际关系时好时坏,顺境逆境无法把握。
只有让善念持久、稳定、有力,才能拥有稳定的幸福与快乐。
“教育和尚”寂静法师
▼
寂静法师,人称“教育和尚”,四川绵竹人,198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发动机系,先后在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北航、北师大、川大、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学习。
现任四川德阳高尊寺住持、上海会龙寺、成都大慈寺首座。
著有畅销书《让孩子成才的秘密》,销售近50万册。创作的奇文《能量朗读——让世界因我而美丽》被学校、企业读诵近3000万次。
心中生出善的念头,我们自然会有好报;心中生出不善的念头,自然会收有恶报应。
我们人生就是这样的,给出去的它会回来,这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给社会的它会回到我们身上,给这个世界爱,爱会回到身上;给这个世界恨,恨会回到身上;给这个世界善,善会回到身上;给这个世界恶,恶会回到身上。
这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还会外加利息。
如何利用念头帮助我们修行呢?
当我们发愿,当我们给自己生命定位的时候,就会自动有一个东西,我把它称为叫念头神。
很多人为什么慢慢走向美好?
就是因为他在过去曾经有一个美好的向往,曾经立下了一个愿望,所以这个神在引领他走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