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只是活着,只有少数人活成了男人

挽回爱情评论125

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35183.html

01 

前天分析了,

陈世峰和刘鑫的病态关系,

于是有很多朋友在后台问,

怎么样才能成为,

一个健康独立的人?


那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知识,

叫“自我分离”。


什么叫自我分离呢?

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意思是说,


1.你能否清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理智,

并把这两者区分开。


2.你能够在别人的影响下,

认清自己内心的想法并坚持做自己。


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

但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你的每一个想法,

每一次决定,

都会受到自我分离的影响。

它就像一杆秤,

能够清楚的衡量出,

你的人格是否健康独立。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我接下来会以实例的形式,

把这个心理学知识,

给大家讲清楚。


添加微信:wyjs119,回复:连招,就可以获得价值450元的独家聊天圣典《play连招 》内部版音频课)


大多数人只是活着,只有少数人活成了男人


02

首先,

我在办公室采访了几个同事,

第一个是可爱的推广专员,

我问她,

你和男朋友在一起开心吗?

请各位注意,

我问得是她开不开心,

重点是想知道她的情绪。

但她的回答是:

我和他各方面都挺合适,

他也很照顾我。


发现问题了没有?

我问得是她的情绪,

但是她却描述了一段事实。

这就属于不能把情绪和理智分开看。

接着,

我又问了初夏同样的问题,

于是得知了她是单身...

没关系,

我把问题转换了一下:

你和前男友在一起时,

过得开心么?

于是初夏回答说:

挺开心的,

那时特别喜欢他。

初夏的回答,

几乎都是她心中的情绪,

说明她是一个能够分清楚,

情绪和理智的人。

这就是自我分离程度高的表现。


(我会在后面告诉你,自我分离程度高,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自我分离程度高的人,

还能够在别人的影响下,

坚持自己的内心正确的选择。

我先给你举几个反面例子,

比如说,

有一个姑娘认识了一个男孩,

但是她对这个男孩没感觉,

这时她的闺蜜都说这个男孩很好,

于是女孩就想,

闺蜜们都觉得他好,

那我应该和他在一起。

或者,

这个女孩的家人对她说,

这个男孩不适合你,

然后女孩就想,

我的家人不喜欢他,

所以我不能和他在一起。

把别人的判断,

当成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就是分离程度低的表现。


接下来,

让我们来做一个,

更明显的对比。


添加微信:wyjs119,回复:连招,就可以获得价值450元的独家聊天圣典《play连招 》内部版音频课)



03

我自认为,

是一个分离程度很高的人。

我能够在该释放情绪时玩得很嗨。

也能在该认真时,

变得非常理性。

因为,

我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和理智是两种东西。

明白了这一点,

我就可以学会管理它们,

甚至在不同的场景,

把情绪和理智分别召唤出来。


比如说,

和女朋友在一起时,

我会告诉自己,

在她一起时就是要开心,

所以我会调动自己的情绪,

把约会的氛围变得轻松浪漫,

但在约见投资人时,

我又会进入一种非常理性的状态,

让自己看起来坚定不可动摇。

这两种状态,

就像我的两个士兵,

随时等着被我召唤。


如果是一个分离程度低的人,

他就会在该理性时,

常常被别人的情绪所左右,

认不清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他也会在应该释放情绪时,

常常被理智束缚,

显得瞻前顾后不够洒脱。

这就是人格不够独立的表现,

这类人,

无论是工作还是谈恋爱,

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我会在后面提出解决方式。



04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

我昨天打电话和一个朋友聊了很久,

他是一个职业心理咨询师,

曾帮助过很多人走出心理障碍。

他告诉我,

自我分离程度低的人,

常常还有两个极端表现。

一种是自我封闭,

害怕与别人产生情感连接,

觉得自己和所有人都有距离,

于是刻意回避和别人接触,

保持一种假装的独立性。


另一种正好与此相反,

他们分不清自我与他人的边界,

和他人过度的纠缠在一起。

想用取悦别人的方式,

或者强迫别人的方式,

来和别人达成一致性。

比如,

有的妈妈会对女儿说,

我是你妈,

你必须和我一样。

有的人会对伴侣说,

我这么爱你,

我愿意变得和你一样。


朋友告诉我,

人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都是因为焦虑。

什么焦虑呢?

害怕被别人过度影响的焦虑。

自我封闭者,

用逃避来保持内心安全,

自我寄托者,

用完全融合来让自己安心。

而其实,

他们的内心都千疮百孔。


朋友还告诉我,

这些都是童年的遗留问题,

一个人在小时候,

如果被父母过度溺爱,

或者过度管制,

就会渐渐放弃探索自己的情绪,

从而失去分辨情绪的能力。

最可怕的是,

分离程度低的人,

会寻找和自己一样的人结婚,

所以他们的孩子,

也会在他们的影响下,

失去自我分化的能力。

心理问题,

是会代际传递的。


当我听到这里时,

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以往我们被指责不会表达爱时

还可以说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比较含蓄,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

这不仅是一种心理疾病,

而且会通过家庭一代一代传播。



05

我在这里分享三个办法,

帮你重新找回那个,

健康独立的自己。


一,

寻回自己的感受

当你的幸福和悲伤,

受到另外一个人情绪影响时,

你要对这种提出质疑:

这到底是我的情绪,

还是她的情绪?

一旦意识到这是他人的情绪,

你就应该告诉自己:

不能让别人的情绪,

主导我的生活。


还有一个办法,

可以帮你找回自己的感受。

当你的情绪出现时,

你要试着去仔细分辨,

这到底是什么情绪类型?

难过?悲伤?气愤?

当你能够分辨到自己的情绪类型时,

你就能和自己的情绪,

达成一种更和谐的关系。


二,

将情绪和理智分开

情绪和理智没有孰优孰劣,

它们都会在你的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你应该把它们分开,

因为有些场景完全不适合情绪,

有些场合对理性也是如此。

比如,

当你身边的朋友,

都用理性告诉你,

这个女孩不适合你时,

你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

到底喜不喜欢她?

如果你想到她时,

嘴角会自然上扬,

心里一股暖意,

那就是你的真实情绪。


再比如,

当你纠结要不要追她时,

你会想到她的种种好,

也会想到她的种种坏,

你在权衡究竟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这就是基于理性的判断。

当你能分清情绪和理智时,

你就能更少受到别人的影响,

坚定做那个独立健康的自己。


三,

和原生家庭建立适当的边界

如果你的父母试图以,

你应该、你适合、你必须,

等等话语干涉你的生活时,

你应该坚定说出自己的意见。

谨记,

哪怕是你的父母,

也无权决定你应该怎么生活。

你的人生应该以你的意志为主导,

父母的建议只能作为参考


其次,

如果你的家庭成员,

试图将你拉进他们的矛盾,

并让你选择站队,

你应该告诫自己,

这不是长久之计。

你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

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但绝不能牺牲自己去解决问题。


我问那位心理咨询师朋友:

这样做,

会不会受到家人的指责?

他很坚定的告诉我,

为人子女,

该尽孝时必须尽孝,

但是如果尽孝变成了愚孝,

就会酿成个人的悲剧。

他还说了一句话,

让我觉得特别振聋发聩,

他说,

人格独立最重要的一步,

就是脱离父母的庇护和控制,

开始独立的生活,

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添加微信:wyjs119,回复:连招,就可以获得价值450元的独家聊天圣典《play连招 》内部版音频课)


在文章的最后,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

我想分享这句话给我的读者:


最好的关系状态,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但我始终是我,

你是始终是你


点个赞,

我们一起共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