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挽回爱情评论108

人最珍贵的是有梦想

人最难得的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64538.html

今天懂爱姐和大家分享黄凯莉所著的书中片段

我读大学的时候,在弗吉尼亚东部一个叫黑堡的小镇,风景宜人,师资出众,帅哥美女众多,就连食堂的菜色也是全美数一数二的。尽管一切都好,我却读了个一点都不性感的专业。

这个专业估计你们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过,叫作“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啥玩意儿呢,就是专门研究各类塑料、橡胶、玻璃等“高分子”。记得当年毕业论文,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研究尼龙66 的老化性质。

我终日戴着Goggles(实验室眼镜),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研究几块塑料,洗试管,写论文,操作各类精密仪器。这让我很不开心。因为我是个从小爱画画、爱文艺的人,研究塑料化学简直是我的噩梦。那会儿,最幸福的时光就是跑到旁边设计系蹭课,蹭些手工制作笔记本、环保设计(Up-cycle design)这样的课。

但是,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学科呢?

正如大多数中国孩子,觉得读理工科,至少也得读个商科才会有出息。而且又是有奖学金的,所以Of course想也没想就一头栽了进去。虽然恨,但还是得勤奋学习,逼着自己完成所有的研究和实验。

那个时候,我有两个 Best friends,一个是汽车工程系的Rachel,还有一个是统计系的 John,两个都是美国人。我们三个总一起 Hang out。每当和他们 Hang 时,我总是会忍不住抱怨说有多讨厌现在的学科。

他们俩很惊讶地望着我说:不喜欢干吗还要学?我们都是深深爱着自己的专业才选择这个学科的啊!当时已经是 Junior(大三)的我脑海中只跳出一个词——What ?!还有人真的爱自己的专业?大家不是为了选个前景好的出来混口饭吃吗?

我这典型中国人的思路,唉。

Rachel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东部女生,结实高大的身材,善良朴实,又大又圆的蓝眼睛,笑容很迷人。她热爱绘画、骑马,喜欢穿牛仔裤。她北卡的家里有个大马场,我每年感恩节都去那过。她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汽车工程师,设计出适合女性的伟大的汽车。

John出生在爱尔兰,小时候随父母移民到了美国,自小热爱数学,但后来发现他更爱数学带来的实际应用,以及数字Pattern 背后的 Insights。所以他选择了统计学,并且希望研究生攻读人类学。他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这两个学科结合起来,造福人类。

John 和 Rachel 轮流给我洗脑:“Faith,不喜欢这个专业就别学,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才能每天都活得快乐且有意义啊!”

于是,我开始打开心中的“潘多拉盒”,我爱 Fine art、爱Graphic design、爱摄影、爱室内设计、爱插画……越想越兴奋,兴奋到我马上跑到教务处去问了转专业的事。人家说,转艺术系需要作品集、教授推荐信,还要补很多学分,等于我要比别人多修两年。我的热情从最开始的10下降到了8。我给家里去了一个电话,告诉家长们我想转专业。

“你已经大三了,应该考虑找工作的事情,不要瞎折腾!”

“艺术家出来,找得到什么好工作,吃力不讨好!”

“别任性了,妈妈最了解你,你没有艺术天分,这条路很难走的!”

8 分直线跌到了 3 分。

那天晚上,John、Rachel 和我在图书馆咖啡区闲聊,问我专业的事。

“So?Are you gonna transfer the major or not?”(你到底还转专业吗?)Rachel 道。

“唉,家里不支持,想想也大三了,机会成本太高……”

“Idon’t know. If I were you, I either fall in love with what I am doing now, or Ichange it.Otherwise it is a dead end.”(我不知道,如果我是你,我要么完全爱上自己现在做的事,要么就改变现状。否则就是个死循环。)John 说。

Rachel 说:“Just follow your heart,follow your dream, leave everybody else out of it, after all it is your life!That’s what my mom told me at least.”(跟随你的心,你的梦想,其他人的建议不用去考虑,毕竟这是你自己的人生!至少这是我妈告诉我的。)

后来,我没有再抱怨关于专业的事。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每天抽出一小时,开始画画,看许多相关的书,继续去设计系蹭课,并试图准备作品集。

John 和 Rachel,甚至是一些教授都特别支持我,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源,并告诉我只要作品集到位,他们会立马给我写推荐信。在美国人的观念里,梦想是最崇高的 Treasure,我这是在Fight for my dream,是一件特别棒、特别值得支持的事。

那年暑假,我回国。

整个夏天,耳边被各类长辈、朋友轮番轰炸。

“实际点,安安稳稳找个工作或者读个更高的学位才靠谱,别瞎折腾了。”

“你知不知道现在工作竞争有多激烈,那谁谁谁北大中文系毕业,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

“都要大四了还转?那前三年你不是拿着爸妈的钱开玩笑么……”

唉,真的是我太异想天开了吗?

回学校后,我开始自我怀疑,并且停止了画画和作品集,不再去艺术系蹭课,决定放弃转专业。我开始考 GRE,想着大四之后攻读个化学博士吧。天天捧着个红宝书,每天只睡五个钟头,没日没夜地背些一辈子都用不着的英文单词(比如银版法摄影Daguerreotype,比如桉树Eucalyptus……)。

考完后,写申请函,找教授写推荐信,同时努力发表学术论文。这样的日子过了大半年,在毕业之际,顺理成章地拿到了美国某大学的博士 Offer,并且还有Fellowship(全额奖学金)。

我清晰地记得那天,当收到那个条件堪称完美的 Offer 时,没有兴奋,没有欣慰,有的竟然是一丝无奈和恐慌:难道在接下来的五年,我还要继续做一件我完全不爱的事吗?

所以,对于我这种喜欢自虐的人来说,只有让我吃足苦头才能明白过来。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默默地把大半年为申请吃的苦往肚子里咽,然后,把那个厚厚的Offer塞进了书桌。随后给家里挂了个国际长途:妈,我决定回国找工作了。

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人生做的最对的决定。

因为这个决定让我内心忍不住地狂喜。一想到从此不用再碰化学,兴奋到不行,立马把所有的有机、无机、物理、化学书统统都扔到校园后面一座山上(弗吉尼亚就是山多。希望以前化学系的教授别看到我写的……)

回国后,我还是继续纠结了很多年,经历白领,多次创业,一件件排除了我不喜欢的事,最终干上了自己真正爱的事情。

每一次折腾,都让我对自己的了解更接近一步;每一次纠结,都让我离自己真实的内心更接近一步;每一次转变,都让我离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接近一步。

今天讲这个故事,有两个 Points。

第一个,是对比美国人和中国人对梦想的态度。

大学时代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游走于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我,最终还是沦陷为中国化教育体系的奴隶,选择了一条看似的“光明大道”,牺牲的却是自己的快乐和激情。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美国人就怕人没梦想,中国人就怕人有梦想。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能出那么多成功的人和产品,Tesla、Facebook、Google 等等,很大原因就是美国社会对梦想的呵护、尊重和支持。美国人用整个社会的资源和创造力来坚持这份执着和信念,他们的观念中扼杀孩子的梦想就是最大的罪恶。

前阵子,有一个十岁的华裔小朋友 Alena Mulhern 因为自己不是出生在美国,不能竞选美国总统,觉得不公平,所以她的梦想就是要改变宪法。没有一个大人敢对她 Say no,连高级领导人都得接见。要是在中国,早就被父母打一顿然后骂神经病了吧!

我知道Some of you 一定又在 Challenge 我:人家美国福利好呀,当然爱怎么玩怎么玩;我们中国多苦啊,不努力当个医生、律师,读个 MBA,难道要我饿死吗?

但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饿不死,真的饿不死!

John 为了申请上统计学,在高中和大学之间 Gap 了整整一年,在餐馆打工,为的就是挣点学费。进入统计系后,没日没夜地学习,还要一周三次训练美式橄榄球。

Rachel 为了毕业后进入理想的汽车公司,整个大三大四都在实习做一个智能汽车的 Project,同时还要兼职打工做排球裁判(美国人大多数 18 岁以后家里就不给钱了),每天只睡 4~5 个小时,最后还因为没时间陪男友而分手。

我还有一个朋友Jessica,刚入学那会儿学的是 Fine arts,但到大三的时候发现自己喜欢的是建筑设计,毅然放弃整整三年的学分,重新开始转专业。虽然她到 27岁才毕业,但是为了梦想她一点都不后悔。

古今中外,对大多数人来说,追寻梦想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要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你要吃得起苦,你要抵得住周围人的说三道四……美国人中国人都一样,过程都充满压力和艰辛。

我不知道这些苦和压力,对于这一代的中国孩子是不是能够承担。假设能承担,那么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精神层面的 Support。

美国人好在,虽然同样苦,但至少在精神上还是被支持的。因为美国人知道梦想是多么珍贵,知道这条路是多艰难,所以他们整个社会都小心呵护,支持着这些 Dreamers。而当这些Dreamers梦想成真之后,他们继续 Give back to thecommunity, 继续让更多的梦想家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更多的人。

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从这点上来说,中国人的环境是艰难的,别说整个社会的力量,甚至连周围的亲人、朋友、老师都无法理解。硬件上的苦,再难也总能扛过去。很多时候就是精神的苦让我们最终选择放弃。

不过你要对自己说:That’s ok !因为就算全世界和你 Say no,至少还有两个人支持你,那就是你自己还有凯莉姐我啊!

这个故事的第二个Point,就是把自己的这个Failure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些启发。你们不用也像我一样纠结10年,毕竟人有多少个10年可以纠结呢,而且还是20岁到30岁的10年。

不过,Maybe正像 Steve Jobs 说的,过去的Dots都会连起来,一切真的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后想说,人就活一次,别纠结,爱干吗干吗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