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未分类评论91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图片1

文| 飞羽
对于每一种不同的关系,我们都会心存疑惑,为什么他和当初遇见的不一样?

为什么父母和想象中不一样?文章源自懂爱网-https://www.pua.mobi/238597.html

为什么伴侣变得那么陌生?

为什么……

可这里都出现了同一个词语,叫做我“我以为”、“他以为”。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图片2

01

所有的“我以为”都只是“我以为

在徐峥的电影《囧妈》中,徐峥扮演的徐伊万和妻子争执的一段话,非常真实。

他们一开始谈话内容就如鸡同鸭讲一样无法沟通,直到徐伊万以为妻子喜欢客厅里摆放的台灯,特地修好了让她去美国时带上,妻子却说,那个台灯从进家门起就不喜欢,因为这个台灯的设计很做作。

但徐伊万非常意外,一直觉得她就是喜欢这盏台灯。妻子控诉徐伊万一直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假想出一个他觉得应该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应该说什么话的妻子,并且锲而不舍试图改造她。

后来徐伊万随着母亲去俄罗斯的火车上,他把这段话送给了母亲,母亲以为他口渴,母亲以为他上火,母亲以为他需要多吃水果……

有一个词叫做「投射」,我们以为的他们应该是怎样的?这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投射。最后会发现我们好像一生都在不同的关系里辗转,然后借此来理清自己,认识自己。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图片3

02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我们以为”不是我们以为的客观,我们从来都靠着自己有限的认知来决定别人该怎么做,这是最大的自以为是。

70年代的母亲和90年代的女儿,小风母亲以为女孩子就应该听话顺从,因此小风从小被灌输女孩要乖巧懂事,最后小风的确变成了一副温柔可人的样子。

她见到别人会微笑,家里整理得有条不紊,勤劳能干、脾气好,看起来完全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母亲非常自豪,逢人就夸女儿孝顺懂事,很满意现在的家庭。

但是,当我和小风谈心时,她不止一次告诉我,她想要自己做主的自由,想要人生不被安排,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她不敢。

她说因为母亲有家族遗传性精神病史,母亲曾有过不止一次的自杀行为,她不敢冒险忤逆母亲的意思,哪怕是一次,怕母亲以伤害生命的方式来威胁自己。

母亲多次表示,如果女儿有任何的忤逆行为,她可能就会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母亲的行为就是完全按照自己内心想要的女儿,然后在现实中将女儿进行控制和塑造成这样的一个形象,以为女儿也很满意这份母爱。

捆绑者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就像一句话说的“我妈觉得我冷。”

一方面,他们不信任别人可以自己过好人生;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可以过好自己的人生。

操纵者的错觉是“别人没了我不行”,以爱之名实行控制,其实只是为了一波存在感,起码觉得自己还有用,是自卑的一种表现。当别人不能拥有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他也同样失去人生。这种模式可以继承,也可以因为扩展认知而打破。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图片4

03

走出“我以为”的漩涡,找回希望

一段正确健康的关系往往是需要双方不断反省和领悟,捆绑者和受困者,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别人想要的,并不是我们自以为是的好心好意,而是实践生命的权利,想要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他们最真实的部分,是需求、是情感、是被理解、被看见、被倾听。

捆绑者需要的是反省自己操控欲的背后根源,可能是复制上一辈的模式,可能是某个事件导致的缺乏安全感,都需要自己去觉察,否则这样的关系模式两人的情感会断裂。

当一方不愿再受控后,那种被压制已久的情绪爆发出来会让这段关系出现裂痕,甚至终结。

我们该如何处理要这样的关系?

1)打破循环。

对于受困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虽然选择自己的人生会在情绪上体验愧疚和无助,因为觉得自己背叛了这段关系,可能会苦不堪言,如切肤之痛一样难受,其实这都是暂时的。

当我们勇敢迈出自己脚步,活出漂亮的人生,我们会因为扩展的经验和认知而知道怎样建立正确健康的关系。

2)敢于抗争。

不要害怕自己不符合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害怕因为结束这段关系,一味的屈从只会不断压缩自我,最后因为无法忍受导致反弹。

所以从平时一些小事,就该捍卫自己的选择,比如喜欢什么风格的衣服,喜欢什么专业,完全自己决定,凡事自己做选择,哪怕犯错,也会吸取经验,从而发展出一个独立的人格。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图片5

3)敢于面对分离之痛,独自面对人生。

当我们尝试踏出第一步,从一段共生关系分离出来一段时间,离开那个令人感到束缚受控的环境,学会自己面对人生。

尽少联系能够左右自己情绪和人生重大选择的那个人,独立学习和生活,建立起自己对世界和人际关系的认知。

通过扩展视野和认知,才能建立理性正常的关系连接,而那个与你共生的人也将因你的改变不得不踏入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中。

这里我说一个和母亲的一段小插曲,母亲一直以为我会留在她陪着她,因为曾许诺一定会孝顺她,对我抱有能够一直陪她到老的期待。

但是有一天我偷跑到外省,她打电话来哭诉,责骂我不孝,当时我万分难受,因为我觉得愧疚,我应该一直听话陪伴才是。

然而在乡下听话陪伴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啃老,剪断翅膀当个乖宝宝,这对于自己人生来说,太不负责任了。

在我们分离历经5年后,母亲的情绪也恢复平稳,她慢慢意识到,能够陪伴左右的女儿已经不在身边了。

你看,人是可以接受自己的想象破灭的。虽然要接受一段时间失去的痛苦,但是日子和痛苦的心终会归于平静。

我知道独立的重要性,尽管她当初的威胁和吵闹的确让我苦恼和愧疚,但我一直认定,人生的路必须自己做主。

只有经历一次分离的疼痛,才能知道我们谁也不能陪伴谁一辈子,这样彼此才能成为独立的个体,不再因为母女关系而误以为可以侵犯对方的私人边界,尊重和爱才得以进入。

面对亲人的要求不敢回绝,是因为我们需要靠这段感情来滋养心灵,获得依赖和爱,所以我们恐惧断绝关系,才会愿意做他眼中的那个人。

配合演戏,不忍伤害,但如果一直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能做自己,那就是对自己的伤害。

我们选择分离,不一定是为了伤害,而是更好的爱。

人生就是一段又一段的分离和重逢,呱呱坠地从子宫里分离,往后渐行渐远,每走一步路,每经过一次冲突,人类的智慧自然会总结出经验,我们都会接纳生命中的分离与重逢。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图片6

作者 | 飞羽 一个喜欢自我探索的人,以成长为目标,经验为路,真诚为心,活出最大限度自由的人生。

点 击 图 片 阅 读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图片7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图片8

“我以为”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图片9

打开菜单栏【干货目录】,往期精彩内容在等你。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